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11-22 12:48:19 作者:壹号 字数:5292字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年11月第13卷第6期 ProgObstetGynecol,Nov.2004,Vol.13,No.6

综述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胡娅莉1,郑明明1综述 王心如2 审校

(1.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学院妇产科,南京 210008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殖毒理重点实验室)

  【摘要】 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以严重先天性智力低下为主

要表型特征,此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长期以来实施对此病的产前诊断、二级干预,以期降低其活产儿的出生率达到优生目的。许多学者对此病的产前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7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79(2004)06-0459-03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新生儿染色体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700~1/1000。21三体是唐氏综合征的主要遗传学特征,其表型复杂,有30种以上,但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难以治愈的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患者的平均寿命近50岁,此病危害严重,一直是全球产前诊断及预防出生缺陷的目标疾病。

1 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

由于此方法诊断快速、特异性强,很快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当前FISH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敏感性约为87.4%5,7~96.9%6。对易位型21三体,卫星顺序探针和涂染探针有假阴性的可能7,但用唐氏综合征功能基因定位的专一特异序列探针可能避免部分易位型唐氏综合征漏诊。但是,卫星顺序探针也有自己的优点,它不仅有染色体特异性,而且因为它在杂交区域DNA片段高度重复,从几百次到数千次不等,故杂交的荧光信号集中、清晰、明亮,杂交率高,可达96

%以上。涂染探针适用于染色体数量异常或结构异常,特别

羊水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传统技术,也是金标准。自Valen、Nadler首次报道利用体外培养的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唐氏综合征胎儿以来,此方法逐步完善成熟。因妊娠16~22周羊水中的活细胞比例达20%以上,且羊水量较多,取羊水对胎儿发育影响小,故现已明确羊水培养应在妊娠16~22周时取样。培养条件与方法亦有不断改善,使原来需培养10~14d才能收获细胞缩短到目前的7~9d1。绒毛细胞培养可在妊娠9~12周取样,细胞培养周期也从原来的7d缩短到现在的3~5d。根据1997年统计,美国妊娠中期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已达

99.7%。为准确分析染色体核型,美国遗传学协会规定羊水

对于极微小的相互易位也能够鉴定和识别,这种探针适用于三体及部份三体的检测,但是必须采用染色体原位抑制性杂

交(chromosomeinsitusuppression,CISS)的方法,否则,目的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会毫无区别地显示荧光。专一特异序列探针虽然特异性强,但DNA片段小,杂交位点检出率低。对这类探针的制备,目前用能含大插入片段的克隆载体,如全粘粒探针(Cosmids)、YAC载体等,提高杂交信号的强度。但实验证明,由于Cosmid探针的长度及重叠范围限制,杂交率低,核中信号弱,不适合在间期细胞核进行非整倍体分析,只对中期分裂相中基因定位有效7。此外,FISH技术选用的杂交细胞类型对实验结果亦至关重要,实验显示,卫星顺序探针和新鲜绒毛间期核杂交信号集中、荧光强,杂交率高达

98%以上;未培养的羊水标本由于死细胞多,且无活性细胞

…… 此处隐藏258字 ……

2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用于间期细

所含DNA,变性后不能为探针提供适当的靶DNA,故杂交率仅为10%~15%,且13号和21号染色体的着丝粒DNA序列同源,应用时两者无法区别。至今,在产前诊断上,FISH仅作为一种辅助性或应急的染色体检查方法,最后的诊断仍须依靠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3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theprimedinsitulabeling)用于产前诊

特异探针研制的困难使FISH技术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提供了又一种诊断人类染色体异常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荧光素为标记物,原位检测染色

胞核,能对未培养的羊水和绒毛进行染色体数量异常的诊断,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