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核心内容讲义

时间:2022-11-22 12:45:52 作者:壹号 字数:3641字

华科 毛概考试必备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一般单选题),但是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一般单选题)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重点单选题)

3.毛泽东为什么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源于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重点多选题)

(1)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全党。

(2)成功经验总结。

4.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1945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一般单选题),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第一次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刘少奇的贡献,多选题)。党中央领导除了毛泽东、刘少奇外,张闻天、朱德、王稼祥、周恩来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一般多选题)

5.之所以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据在于:(重点多选题)

(1)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和根本原则。(重点单选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主要有:(一般多选题)

(1)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2)就是把中国的经验提升为理论。

…… 此处隐藏0字 ……

(3)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优秀文化中扎根生长。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重点单选题)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一般多选题),并且可以概括为“两次历史性飞跃”。(重点多选题)

(1)党在幼年时期的探索。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第一次飞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3)“文化大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思想庸俗化、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林彪等“四人帮”随意曲解马克思主义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