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成的课题《课堂教学中有效性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 图文

时间:2022-11-21 03:53:56 作者:壹号 字数:7025字

编号

项目类别 小学

建湖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14)年度

课题名称: 课堂教学中有效性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课题主持人: 李玉成

所在单位: 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

申报日期: 2014年9月

建湖县教育局教研室制

填 写 说 明

1、凡申报建湖县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均应填写此表。 2、“项目类别”分为“高中”、“初中”、“小学”、“幼教”、“职教”、“特教”、“其他”七类。“编号”由县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

4.《申报、评审书》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经批准立项后,县教研室、学校、个人各存一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 姓名 李玉成 性别 男 民 族 汉 出生 年月 1982年12月 行政职务 教师 专业技 术职称 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实践研究总结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固定电话 工作单位 建湖县实验小学北校区 手机(必填) 13962026128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建湖县实验小学北校区 电子信箱 21417006@qq.com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超过6人,不含主持人)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在课题组中 的分工情况 课题管理 姓 名 工作单位 建湖县实验 小学北校区 建湖县实验 小学北校区 建湖县实验 小学北校区 建湖县实验 小学北校区 建湖县实验 小学北校区 建湖县实验 小学北校区 研究专长 成万兵 理论研究 吴立勇 小学高级教师 实践总结 资料分析 王京娣 小学高级教师 实践总结 材料收集 顾龙池 小学一级教师 理论研究 课堂教学 郑红 小学一级教师 理论研究 课例汇编 曹志申 小学一级教师 理论研究 材料汇总

…… 此处隐藏0字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项目 来源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 的分工 完成情况 《减轻中小学过重市教育学会 的学业负担研究》 论文或著作名称 《数学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在常态课堂中的落实》 新课程导学 2014.07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 期 2011年6月 教育教学 2014年结题 发 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探寻有效教学的《考试周刊》 有效路径》 《渗透无痕 关注成《新课程》 长》 201406 2014.08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故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芳踪”。然而,在这股合作学习热潮的背后,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所以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因此,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新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所谓“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即: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3、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a) 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b)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的途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维果斯基派,操作主义现象派,社会认知学派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作过一系列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在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等基本问题上都取得重大进展。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途径方面却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出了许多值得借鉴和可供推广的方法和经验。 “互助学习”源于合作学习中同伴互助的原理。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80年代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从90年代初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从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目标意义、基本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合作学习建构起完整的理论框架,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并研究合作学习,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总之,国内外自主互助学习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自主互助学习的适用条件如何界定,评价体系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如何提高等都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