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考试复习

时间:2022-11-21 03:53:45 作者:壹号 字数:24750字

1

.UTM:是一在椭圆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横割于与中央子午线对称的两个小圆上,按经差60进行的分带投影。

2.地图: 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专题地图: 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4.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5.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6.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7.地理图:是指概括程度比较高,以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8大地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9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10.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1主比例尺 : 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2.局部比例尺: 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3.后方交汇:在待定点上向至少三个已知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及两个水平角值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14.旋转椭球体: 绕 椭圆的短轴或 长轴旋转而成的 球体,称为旋转椭球体。旋转椭球体的半短轴,称短半径或极半径,以b表示;它的半长轴,称长半径或赤道半径,以α表示。

15.移图

16.视觉平衡

17.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指遥感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目标的实地尺寸,也就是遥感图像上一个像元所对应地面范围的大小。

18.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

19.电子地图:也称为数字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一种数字化了的地图。

20.图例: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 21大圆航线:地球表面二点与球心构成的平面相交形成大圆圈的一部分。 22.桑逊投影:纬线为一组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各纬线与实地相等。中央经线为直线,长度与实地相等(以上均为乘比例尺后),其它经线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正弦曲线。整个外形呈纺锤形。 适合绘制赤道或中央经线附近地区地图或世界全图。

2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24.等高线:高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5.地球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26.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27.天文纬度: 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28.大地经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29.大地纬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30. 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31. 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Vp=p-1

32. 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33. 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34. 方位投影 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35. 圆住投影 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36. 圆锥投影 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 此处隐藏5937字 ……

已知图幅编号为K—51—61--A,求其经纬度。(图幅四角点的经纬度是北纬42°10′—42°20′,东经120°—120°15′)

已知图号为H-51-3,求其地理位置。(图幅四角点的经纬度是北纬31°40′—32°,东经121°—121°30′)

2. 线、面、体积量算,分水岭勾绘,定位(前方交汇、后方交汇) 3.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读图 4. 圆锥投影标准纬线设计

第2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