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辨证论治

时间:2022-11-20 23:24:50 作者:壹号 字数:3270字

项痹辨证论治

1、寒湿阻络证

主症: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脉细弦。

辩证: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故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因寒性收引,湿性重着,两邪相合,故颈僵、转侧不利,肌肤冷湿。寒湿为阴邪,得阳始化,故畏寒喜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均为寒湿阻络之象。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剂:独活寄生汤

方药: 独活10g、 桑寄生18g、 秦艽12g、 肉桂6g、

川芎10g、 牛膝15g、 杜仲12g、 当归12 g、 茯苓12g、 党参12g、 熟地15g、 白芍10g、 细辛3g、 防风10g、 甘草6g

2、血瘀证

主症: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绣,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头晕。

舌象: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 脉象:脉弦或细涩。

辩证:瘀血内积,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见颈项部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绣,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阳气内藏,阴气用事,血行较缓,瘀滞益甚,故夜间加重;血行不畅,气血不能濡养四肢及头面,故见上肢麻木,头晕;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细涩,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方剂:复元活血汤

方药: 柴胡12g、 花粉15 g、 归尾10 g、 红花10 g、

穿山甲6 g、 酒大黄10 g、桃仁12 g、 牛膝15 g

3、肝肾不足

主症:头晕、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遗精或遗尿,或见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

脉象:脉沉细无力。

辩证: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晕、眩晕。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精髓不足,故见身软乏力;目为肝之窍,肝肾精血亏虚,失之濡养,故见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肾司二便,主藏精,肾虚不能藏精,故见遗精遗尿;肝肾亏损,冲任失调,故见月经不调。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均为肝肾亏虚之象。 治法:补肝益肾 强筋壮骨 方剂:补肝益肾汤

方药: 熟 地30 g 当 归 10g 白 芍 10g 黄 芪 15g

何首乌20g 山萸肉15g 川 芎5 g 鸡血藤9 g 阿 胶10 g烊化

…… 此处隐藏0字 ……

4、痰湿阻窍

主症:眩晕,昏厥,头重如裹,肢体麻木不仁,纳呆泛呕。 舌象:舌质暗红,苔厚腻 脉象:脉弦滑

辩证: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可致眩晕;浊阴不降,则头重如裹。痰浊中阻,阻碍气机,气机不利,故肢体麻木不仁;纳呆泛呕为脾气虚弱表现;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均为痰湿阻窍之象。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

方药: 半夏9g, 天麻9g, 白术9g, 茯苓9g,

橘红6g, 甘草6g, 生姜6g, 大枣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