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有感

时间:2022-11-25 11:59:12 作者:壹号 字数:8362字

读《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有感

今年暑假在家读了《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感受颇深、受益良多。在学习霍懋征老师的先进事迹时处处都有感动,我最感动的就是霍懋征老师的?爱?以及她的四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

霍懋征老师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之一,?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她躬耕于小学教育园地,孜孜不倦、矢志不渝;她始终热爱着基础教育,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国家、学校、家庭发生什么变化,她都始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她始终生活在学生中间,痴心不改,无怨无悔。下面我将通过书中的几个问题来谈谈我的感想:

一、感悟霍懋征老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霍懋征老师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在当时可以说是拥有高学历的人才,但正是这样一位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却选择了当时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孩子王?,她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当小学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也是我的职业理想。?她当小学教师不是为了温饱,她从一登上讲台直至一生始终将小学教师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一种使命;她具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师德,所以在她从教的一生客服了种种困难。

霍懋征作为一名新教师上讲台,在旧社会多么难啊!但是再难

也难不倒她。她坚信?有志无有不成者?,她要做一个有志的教师;她要为孩子?上下求索?,再难再苦她也要?求索?下去。即使自己被批判、儿子被打死她也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职业道德,在对待小慈时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上心,总之霍懋征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让我感动不已。 二、感受责任、感受使命、感受爱

无论霍懋征老师还是赵美芹老师,我想她们对学生的责任感都来自对学生无私的爱。霍老师能够对学生尽心尽责,即使在那非常年代,自己遭受批判时,为了一个学生她也正常上课,不让一个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学生平平遇到困难她不辞辛劳的帮助平平妈妈调工作使得平平可以在妈妈的照顾下更好的学习生活……她虽然身兼数职,但是她走到哪里仍然以教师身份开展调查,了解教育情况。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这么做?是她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赵美芹老师不仅是教师更是孩子们的爹娘从教十几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留守学生在她家吃过饭、住过宿、补过课,为了帮孩子们实现梦想、走出大山,她翻山越岭走访家长至深夜,逐一做家长的工作。在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教师最原始最真诚的付出与爱,这也正是她们责任心与使命感的体现。 三、感悟?爱的教育?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有思想、有见识、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这是她的学生始终追随她的原因,童年的记忆太深刻了,尽管已经毕业50年了,但是霍老师的谆谆教诲却仍然历历在目,?同学们,请伸出

你们的小手,让老师看看今天谁没有洗手,谁没有剪指甲。?不要小看这一习惯的养成,到他们成年,进入社会工作,他们说:我们人人的手都是干净的。童年时良好习惯的养成多么重要,这里又蕴含着霍老师多少深厚的、温暖的爱心啊!当一群桃李回忆着童年的往事时,让我感受到小学老师对人心灵的塑造、对人格形成打根基的责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就是要将?学高?和?身正?,?知识?和?道德?,?教学?和?做人?融合为一体。这也正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一颗?爱心?,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专业课。因为只有具有爱心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要首先做到,做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

四、感悟?有教无类?、?有爱无类?,思考?教育公平?问题

…… 此处隐藏374字 ……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首先我们先

来分享几个小故事:

曾经,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我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想到,在我们平时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了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 有一则报道:一名高中毕业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青年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高中生

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们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

确实,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同学们,你能否坚持做到这些看似细微的事情呢?在平时,你是否重视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早上起来,你能不能将校服穿戴整齐,按时到教室而不迟到?吃完早餐,你能不能不随地乱扔纸屑、包装袋,而是将垃圾收拾好放到垃圾箱里?校园里,你能不能做到讲话文明,不起哄,不说脏话粗话?自习课的时候,你能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不说小话,不与周围的同学打闹?同学们,也许你们会大声地回答说:?我能,这有什么难的?,但是,你能不能坚持,一个星期、一个学期、一年……,在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见的角落,你都能坚持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