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地理理念下的地理教学

时间:2022-12-11 11:58:57 作者:壹号 字数:9931字
谈生活化地理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生活化,理念,地理,地理教学谈生活化地理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谈生活化地理理念下的地理教学

摘要:文章围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课程理念,在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说明对地理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包括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探究学习能力,倡导学以致用,激发实践热情三个方面。

关键词:课程理念;生活化地理;探究学习能力

早在2001年,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中就提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而地理核心素养更是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生活化地理”素材进行教学探究并引导活动设计。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与否。地理课堂上,教师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导课紧扣生活

以生活化方式导入新课,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新课的内容和导入方式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然后在此基础上尽力做到新奇,以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可以选择以新闻、轶事开头。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一中“锋与天气“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用天气预报作为导课内容。又比如,在学习必修二“农业区位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网络热词“蒜你狠”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对蒜的价格疯狂上涨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在引起学生哈哈一笑之后,教师可以说:“这节课能弄明白为什么‘蒜你狠’,就算我们‘狠’了!”而后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问基于学情

一堂好课一定少不了提问环节,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提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学生的自主探究依靠教师设计问题设置,问题的设计基于学情。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入生活事例,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比如,地理学习中的时差问题,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往往让学生感到十分畏惧,更谈不到提起兴趣了。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按照书本内容讲解时区概念,再配上几个计算题就结束了对时差的学习。这种看似讲练结合的模式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在解决具体的时差问题时常常无处下手,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若教师能在授课中加入生活素材,就能很好地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NBA比赛的直播,为什么我们都是在上午看,但他们却是在晚上进行?”这样学生就对时差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师接着设置问题情境:“纽约尼克斯队在主场和洛杉矶湖人队在当地时间晚上7点会进行一场比赛,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观看直播?”学生就会利用所学习到的时差计算方法去计算出正确的比赛观看时间,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就这样运用到了实践之中。

(三)活动重视体验

生活体验要赋予学生身份属性,如角色扮演。但角色扮演活动既需要教师精心去设计,又要求教师对课堂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做到收放自如。例如,在学习“农业、工业区位选择”的内容时,很多教师都想到让学生以一个农场主或工厂厂长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选择位置,但学生并不会融入活动中,究其原因就是活动形式过于单调。有部分教师就会很细心地将学生按类型分为不同的几组,让各组选举决策者,并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决策者进行陈述,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这种分工明确的教学活动设计方式在将学生融入活动情境的同时,还能避免闹哄哄的课堂氛围,使整个活动有序进行。

二、培养学生地理探究学习能力

将生活感受搬进课堂,用生活现象验证地理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创建生活情景

…… 此处隐藏1078字 ……

地理知识中也包含了众多的生活常识,教师可将其提取出来,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武器。如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地理学者是一群在地图上工作的人,而学生则是一群在地图上学习的人。地图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地理得心应手的工具,但在中学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却“谈图色变”,这直接限制了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训练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比如,学习旅游地理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所在区域的旅游观光图,并设计最佳旅游路线达到省钱的目的。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地图与运用地图,最终达到熟悉地图的目的。

四、结语

诚然,在“生活化地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会在素材的准备和处理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备课的过程所换来的正是教师对教学经验的积累。让地理回归生活,让地理教学脱离“唯分数论”,不断探索和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最终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月红.营造问题情境培养质疑能力[J].地理教育,2013(3):22-23.

[2]李自新.如何创设情境实现合作探究?[J].地理教育,2012(6):11.

[3]孙尚楼.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挖掘地理实验资源[J].地理教育,2012(12):6-7.

作者:黄亚威 单位:厦门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