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版生化复习题

时间:2022-11-24 18:36:33 作者:壹号 字数:11280字

名词解释

1、?标准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蛋白质变性:由于稳定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被破坏,导致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三级结构甚至是二级结构被破坏,结果其天然构象部分或全部改变。变性导致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2、杂交:既包括DNA与DNA杂交,也包括DNA与RNA杂交,RNA与RNA,不同来源的单链核酸,只要其序列有一定的互补性就可以杂交。

3、?酶:酶是由活细胞构成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活性中心:又称酶的活性部位,是指酶分子结构当中能与底物相结合并催化其生成产物的部位。

?米氏常数:指在酶促反应当中,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是的底物浓度。其值只与酶的性质、底物种类和酶促反应条件有关,与底物浓度无关。 ?酶原:酶的无活性前体

?同工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是酶蛋白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都不相同的一组酶。 ?酶原激活:酶原向酶转化的过程。

4、?维生素:是指维持生命正常代谢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其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为激素前体

5、?生物氧化:指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满足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过程

?呼吸链:是指位于真核生物线粒体内膜或者原核生物细胞质上一系列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其作用是接收营养物质释放出的氢原子将其传递给氧分子,生成水。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由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合成高能化合物,通过高能基团转移推动合成ATP(GTP) ?氧化磷酸化:是指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释放大量能量推动ADP和磷酸缩合生成ATP。 6、?血糖:血液中游离的葡萄糖。健康人的空腹血糖水平相当稳定:

全血。3.6~5.3mmol/L(65~95mg/dL)血浆3.9~6.1mmol/L(70~110mg/dL)

?糖异生:非糖物质在肝脏(肾皮质少量)的细胞质和线粒体内生成葡萄糖的过程。能异生成糖的物质主要有乳酸、丙酮酸、氨基酸、甘油、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

?糖酵解:供氧不足是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为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释放部分能量推动合成ATP供给生命活动。 ?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形成一个循环反应。称为三羧酸循坏,又叫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 ?糖有氧氧化:葡萄糖在供氧充足时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并推动合成ATP供给生命活动。 ?糖原合成和分解:葡萄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糖原在细胞内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原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经过6-磷酸葡萄糖直接氧化脱氢生成5-磷酸核糖(磷酸戊糖)和NADPH。

7、?脂肪动员:是指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被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 酸,释放入血,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脂肪动员有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催化)、

?血浆脂蛋白: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D-?-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才产物。

?血脂:指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

?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时血脂在血浆中的转运和存在形式。载脂蛋白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成分。

8、?氮平衡:是对人体内摄入氮量和排出氮量的一种综合分析,用以评价机体蛋白质的代谢情况。 ?必需氨基酸:20中氨基酸中有8中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靠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须氨基酸。携(缬)一两(异亮)本(苯)淡(蛋)色(色)书(苏)来(赖)

?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相互补充所缺少的氨基酸,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腐败作用:指经过消化之后,少量未被消化的食物蛋白质和未

2

…… 此处隐藏1743字 ……

胆固醇:合成场所,除了脑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外,人体各组织

细胞均可以合成胆固醇,其中肝脏和小肠合成的最多。分别占合成总量的70%-80%和10%,胆固醇合成在细胞质中的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合成原料,胆固醇的合成原料主要是乙酰辅酶A和NADPH,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糖的有氧氧化,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此外胆固醇合成还需要ATP。HMG-CoA(D-?-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是控制胆固醇合成的重要酶。 6、请叙述胆固醇、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与糖代谢的关系。【试述进食

过量糖类食物可导致发胖的生化机理。】

糖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可以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糖代谢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以转化成3-磷酸甘油。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NADPH供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由ATP供能,NADPH供H+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脂肪酸和3-磷酸甘油进一步结合会生成甘油三酯。所以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可以生成脂肪酸和胆固醇,进一步合成脂肪。进食过量的糖会导致体内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引发肥胖。

7、氮平衡有哪三种类型?如何根据氮平衡来反映体内蛋白质代谢 状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