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时间:2022-11-21 02:27:24 作者:壹号 字数:7982字

篇一: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 冀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 情感目标:

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篇二: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9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因此教师只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探索新知,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就能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课件。

提问:23X10 23X2 是怎样口算的?23X2怎样变成竖式?

二、新课:

(一)出示问题

(1)谈话:根据信息窗2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一共用了多少个喷头?

(2)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要求“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就是求12个23是多少。(板书:23×12)

(3)找该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知识的发展点。)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二课时,有关寻找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在上一节课中已经完成,本节课可以直接出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省出时间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出示课件:点子图,让学生数出12个23

1.估算

(1)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2)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

【设计意图:①在试算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来分析23乘12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从而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12看成10,估算出的得数230,是10个23的和,还有2个23没算在里面,为下面口算准确得数渗透一些方法,实际上这也是新知识的一个生长点。②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计算的结果,培养学生用估算验证的意识。】

2.口算

(1)师:这道题的准确得数到底是多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这道题的得数?

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练习本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发引导:23×12表示12个23,我们能不能把12个23分开来算呢?先算10个23再算2个23,然后再合起来)

(3)全班展示,交流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A:23×10=230

23×2=46

230+46=276

B:20×12=240

3×12=36

240+36=276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每个算式算的是哪部分?

(4)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

…… 此处隐藏901字 ……

9 9

1 3 2

4.森林音乐会,帮小动物找乐器(课件)。

课件出示3组连线的题,看谁做对的好事最多(只要求做对)

5.分组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课件)

全班有8列学生,分8列火车比赛,每组1道,又快又对的是冠军。

篇三: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三 年级(下) 数学 自主探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