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使命》初二观后感

时间:2023-03-23 03:55:58 作者:壹号 字数:15765字

《一条狗的使命》初二观后感5篇

《一条狗的使命》不仅是讲好一段感人至深的人狗奇缘,主题也不单单是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与陪伴,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宠关系”存在的核心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条狗的使命》初二观后感

《一条狗的使命》初二观后感篇1

说起《一条狗的使命》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资深点的影迷相信都不会陌生,他曾执导过大名鼎鼎的《忠犬八公》,赚取了无数人的热泪。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霍尔斯道姆告别宠物电影,开始自己爱情文艺之旅,《分手信》、《到也门钓鲑鱼》对爱情电影迷来说也是耳熟能详。这次回归宠物题材,从本质上来说,当然是因为好赚钱,无数次的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宠物题材基本是只赚不赔。

坦白说《一条狗的使命》拍的并不多走心,只是霍尔斯道姆在商业流水线上的一个命题作文。单从制作上来讲,不但谈不上精良,甚至有些过时。

电影在北美上映时烂番茄新鲜度只有34%,25人投出新鲜番,48人投出烂番茄,北美主流媒体大多给出的是中差评:“煽情太过刻意,很多地方让人尴尬不已,背景设定更是难以接受”,“尴尬、粗俗和不必要的残忍,这是一部毫无意义的影片”,“本片引出了一个话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但可惜的是,我并不想知道,也绝不会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代表观众评分的CinemaScore评分却达到了A,与媒体评分形成了鲜明对比,票房也轻松突破了5000万美刀(成本2200万美刀)。

为什么一部制作上缺少亮点、故事桥段老套、煽情又显得刻意的电影能让观众泪目,拿到观众心中的高分呢?

不是故事(单就故事而言,第一段父亲因为狗狗丧失了上升的机会而从此沉迷于酒精,但是母亲和男孩却选择了狗狗放弃了父亲也是非常的狗血和不那么讨喜),不是拍摄手法,甚至也不是狗狗们,是我们自己的寂寞和多情。

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人的寂寞可能是与工业发达的程度成正比的。但在人前,我们从不轻易显露,宁可选择夜生活也不敢去付出一段感情。因为寂寞,我们也不看太多王家卫,毕竟心里的寂寞挖一次修补起来太累。更多时候,我们愿意选择《一条狗的使命》这种隔靴搔痒式的触摸,缓解了内心的寂寞,又正好借着这个缓解来滥下情,证明自己依然真实的活着。

所以全片最泪目的片段是狗狗转生为警犬,默默的走近寂寞的警察后,又为警察牺牲的片段。笔者观影时眼泪也是流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寂寞的我们不敢让人走近的写照啊。

观影结束后回想起来又觉得挺老套的套路,但是想自己如果二刷这个点还是会流泪。没办法,人都是寂寞而多情的动物。我们的寂寞和多情,其实不需要《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阴冷的绝望,我们只是要发泄一下就好。

所以电影为长大后的男人安排了未娶,契合了寂寞和陪伴的主题,也契合了我们寂寞需要陪伴的心。管他深不深刻、刻不刻意呢,有一点点温暖度过这个夜晚也好。

《一条狗的使命》初二观后感篇2

喜欢养狗的观众多半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在豆瓣被41万余人评分并达到9.2高分的电影,曾经感动了无数人。这位叫八公的小狗,每天把上班的主人帕克送到车站,而在主人下班之前便早早在车站等候,无论天阴还是下雨,都是如此。帕克去世后,还未曾感觉到的八公每天仍会痴痴守在车站,眼巴巴望着主人能够归来。此情此景,让人为之泪下。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瑞典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时隔八年之后,他又带来催泪的宠物狗故事,这便是《一条狗的使命》。

…… 此处隐藏2503字 ……

《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重的贝利非常勇敢,认真专注使我受益匪浅。更让人感动的是贝利和伊森之间的友谊,贝利生命的五个轮回只为追随心中永远的主人伊森。四季在轮回,世界上的许多人和物在改变,唯一变不了的是贝利对伊森的挚爱。世界可以改变,但爱能绽放到永远,这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启示。

《一条狗的使命》初二观后感篇5

童年的故事似一块块梦幻的斑斓碎片镶嵌在离现在越来越远的回忆中,在那意识尚还稚嫩的躯体中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时的我接触了许多有滋有味的电视剧,就如同在一个个不同的世界中遨游,那时电影这二字还是较为陌生,后来大了一些,可是内心还是比较抗拒,仿佛觉得电影里的世界并不完整,或者说是时间太短。

上周有幸收到同学邀请,共同去看《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对电影并不热衷的我其实并没有多大兴趣,我原以为这又是老生常谈,可是依旧坚持把它看完后,我的心中竟是百感交集,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经过一个星期的整理后,我决定把他写下来。

这篇电影开篇便深深吸引了我,通过一条狗的心理活动“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们在这世界上有意义吗?还有,为什么垃圾桶里的食物比较好吃?”这样一段话,使我陷入了沉思,连一只狗都在思考人生,我不禁想起了我们人,这种自称为高级动物的生物,又有多少人浑浑噩噩,麻麻木木,整日里无所事事,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在年少时仰望星空,思考人生,最终终成一个名垂千古的伟大人物,而更多人,在浮世中争渡争渡,还未惊起一滩鸥鹭时,便已垂垂老矣,暮气沉沉。又有许多人,恐还未思考过活着的意义,便已化作一抔黄土,可悲可叹,狗已如此,人何以堪,我想,作为一个人,必须要找寻到自己活着的意义,这样才能不再迷失,不汗颜!

这部电影有六个小部分组成,原先我误以为是五个故事,可当我再重温时,才发现开头竟也是一个,可是这一节是多么的少,时间是如此之短,只是告诉了狗被送去了收养所,我仔细想来,或者这正是导演的别出心裁之处吧,收养所里每年会有许多猫狗,他们或是被主人抛弃,或是别的原因,但最终却难逃一个命运,即安乐死,导演通过这一片段的描述,以揭出人们的这一问题,同时告诉我们,收养比购买更为重要,它们也是生命,不仅仅是人们的宠物,更是我们的伙伴,朋友。这一点细节问题更让我感动,来唤醒我们的良知,责任。有一段心里活动如此道,“如果我可以让人们微笑,那就是我存在的意义”。狗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惨遭人们抛弃,人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不由发人深省。

电影分为六部分,悲喜交加,每一次全新的轮回都是全新的启程,五世轮回,看完后我恍若经历了五世,每一世都有喜有悲,结局却不可避免,沉浸在其中,我眼泪竟夺眶而出,故事里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心里甚是不平,回归现实,我深切的意识到人生仅有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