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观后感

时间:2022-11-25 13:05:50 作者:壹号 字数:26801字

篇一:商海通牒观后感

《商海通牒》观后感

在几周前我们就看了一遍《商海通牒》,看了之后颇有感触。虽然里面的专业术语并不多,但无奈,我能力有限,有点没看懂。今天,我又忍不住再看了一遍,感觉还是不大明白,但还是感触良多。

《商海通牒》是去年年底上映的一部美国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为故事背景,内容则主要在影射轰然倒地的美国前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尽管演出阵容强大,但这其实只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商业电影。这既是一部独立的小成本电影,也是一部有着浓浓商业气味的电影。以08年金融危机大爆发为背景,讲述资本家们为获得生存的机会,把公司自己的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公司,导致市场大动荡直至金融市场瘫痪的丑陋行为,一群资深级演员的参与使影片中的人物表现地更加的生动传情。为人们展现了当今的某些大资本家们的真面目。 电影时长只有105分钟。但在这105分钟内却浓缩了24小时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可是在我看来这24小时不仅仅是这样。它似乎又浓缩几十年来的资本主义市场所有积压的毒瘤问题,现在一次性的爆发出来。就像影片中萨母的爱狗一样,得了一个无法治愈的肿瘤。最终暴露出来。

有关2008金融危机的的电影这几年香港倒是出现了几部以它为题材或者涉及到它的作品。和同类型的《华尔街》《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监守自盗》之类的片子相比,《商海通牒》更加通俗易懂,对于人性和金融行业本质的挖掘还处于表面化状态。好比Kevin Spacey饰演的老板Sam,他可以为了爱犬死去痛哭,转眼却毫不犹豫的选择让很多人失业。人物形象的表面化也和众明星给人的印象有关,就像Paul Bettany手段阴狠、Kevin Spacey霸气外露、Zachary Quinto刚正不阿的天然呆、Stanley Tucci老好人,他们几乎不用演,人物形象就已经在那儿了。有利自然也有弊,弊端就是这使得这群过于典型的人物形象显得有点狗血。但是都不能让人记忆深刻。唯有这部《Margin Call》才是具有反映当时现场的真实感,对于那场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处理方式。它没有对任

何事件进行掩饰。现场所营造出的迫切气氛。让人揪心甚至心临其中。这是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商业惊悚片。

影片的名字叫“Margin Call”其实是金融术语,指的是操作者收到的要求追缴保证金的通知。是一部涉及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内部的一个员工在做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数据。公司的财产评估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因为这家投行购买了大量的股票,但是现在发行这些股票的公司资不抵债,即将导致银行破产。公司的高层在得知这一信息,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终资本家们以他【“目前”】的利益着想。决定将公司的全部不良资产以极低和最快的速度在第二天股市开盘的时抛售出去。虽然这么做公司就能存活下来。但却要引发一系列的市场连锁反应。这家投资银行所出现的问题只是这一场金融风暴的一个裂缝或者一个开始而已。最终所有的问题将会烧到资本家自己的身上。

…… 此处隐藏7107字 ……

You're going to marry me,you see?你必须和我结婚,知道吗?

I see.我知道了。

Myra Lester: I loved you, I've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I never shall, that's the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玛拉·莱斯特:我爱过你,就再也没有爱过别人。我永远也不,那是千真万确的,罗伊,永远也不会爱上其他人。

Myra Lester: Every parting from you is like a little eternity.

玛拉·莱斯特:每一次和你分别都有些像是永别。

一句句海誓山盟都承诺着海枯石烂,之前爱情有多甜蜜多纯洁,结局似乎就越凄惨越凄美。玛拉有多么爱罗伊,多么在乎他们纯洁的爱情,最后的结局将多么令人叹惋。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真爱真的难能可贵,而现如今这样一个和平年代,生活富足安康,真爱却早已消散不见了,剩下的只有金钱和利益。《魂断蓝桥》中的真爱似乎已成为你我内心深处的一个凄美的向往与回忆。就像年老的罗伊站在蓝桥上深情而又悲戚的回忆一般,在时光中沉淀,在岁月中发光,在记忆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