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的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4 12:01:57 作者:壹号 字数:13778字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的读后感10篇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是一本由俞敏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0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读后感(一):站得高,看得远。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

  1.人们对一些励志的文章经常冠以“鸡汤”二字。而俞敏洪正是这种鸡汤的最佳厨师之一。

  2.我个人认为,只喊口号没有行动,确实是所谓的鸡汤,而不光有鼓励,还有行动,有路径,有方法,这种鸡汤才是大有裨益的。俞校长更是个中高手。

  3.这本书可以算作“拼凑”而来。关注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可以找到大部分的内容,而书的好处是做了归纳,分类,总结。

4.这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说的就是“读书”。通过一本本书,一个个故事,和作者的关系,写出了心得,想法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读后感(二):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

  今年的8月31日,公司开每月一次的生日会,作为生日礼物发给了大家,我便拥有了这本书。在得到这本书之前,我正看到《小狗钱钱2》的三分之一处,犹豫纠结要不要继续读下去的时候,这本书出现还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于是,果断放弃了《小狗钱钱2》的阅读,开始读起了这本俞敏洪的随笔。

  俞敏洪,新东方的创始人兼CEO,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也仅于此,但是读完这本书,对他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不仅仅是一个北大毕业生,一位辞职的北大老师,还是一个热爱真实、热爱读书、保留对乡土一份美好的怀念,以及对待人生有着乐观汲取的态度的可爱50岁大叔。

  也正是读了这本书,我知道,原来,那些每天穿梭于中国或者国际顶尖的各种商业会议中的巨擎大佬,那些我一直认为肯定满眼利益的企业家,其实也并非没有清明的志向和追求,他们的出世和入世之间,平衡的更好,也更加的高瞻远瞩。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想象中,他们一定很忙,但是事实上俞敏洪也一直在读书,比我们这些朝九晚五,周末和晚上有大把时间的人,更加努力的读书学习。想一想,我们有着这么多悠闲的时间,却一直把它们给了游戏,给了朋友圈,给了微博。

  断断续续,洋洋洒洒,在两周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在俞敏洪的所思,所见,所感中,品读到别人的经验,触动,真的是一件很赚的事,大学老师说,人生中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就是读书,现在在27岁的生日上,终于体会到这一点,开始养成了读书的计划,开始像书中一样,读一些无用的书,读一些有用的书,也终于在一字一字磕磕绊绊的写这篇读书笔记,就像书中俞敏洪说的,慢慢的写,一篇一篇的写,总会慢慢积累成高度,变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吧,这是我的第一篇读书笔记,关于俞敏洪的《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一步一步,走起来,也许某天,我们会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读后感(三):通过思考和感悟走向人生更高处

…… 此处隐藏2444字 ……

  就好像我们出行的目的其实本应该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角落。就像俞老师的旅游状态,随遇而安之际又会去主动探求发现不同的美景美食,又或者是美丽传说。当然,路上的人事又将给你新的生命体验。这生命体验自然是普通阅读无法带给你的。

  自然,我们从书中窥到的也仅仅是俞老师个人的体验,但不妨学习这种投入生活状态,这样子的旅途才会更加精彩有所意义。

  三 、关于情怀闲话

  情怀这种东西约莫是空泛的,但她确实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我们日常做出的选择或者决定产生重大影响.

  无论是说俞老师在书中提到的绚烂的人生态度,又或者说是“六有”精神,无不例外,我们发现生命将因此充实有所生气,而非浑浑噩噩。或许也正因此,造就了俞老师的远见卓识,加之以努力,其在事业上终于有所成就。

  生命活动是由诸多的生活片段构成,这也就使得生活充斥着诸多的琐碎,就像书中所讲的一个个零碎的故事,虽说是作闲话来讲,但也颇有意味,生命因此而充实并在体验中获得精神的丰满。

  看完书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境界还是过于狭隘。单凭用“知识”二字来形容书中提到的内容还是太过肤浅,这恰恰反映出我们往往追求的是一些客观可感的东西,却忽视内心的丰盈,就好比说阅读过程中,通常也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然后跟着角色或喜或悲,却缺乏思考的能力;再比方说是旅行中只顾着味蕾和眼睛的享受,却缺乏投入生活的态度;又比如说生命中遇到的种种印象深刻的片段,却缺乏美好的情怀去品鉴。

  书中讲的大道理很多,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慢慢摸索和体会,正如俞老师对我们所寄予的期待,归来之时,将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