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

时间:2023-01-27 22:52:41 作者:壹号 字数:19314字

《摆渡人》读后感(精选5篇)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 Mcfall)创作的小说,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摆渡人》读后感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摆渡人》读后感【篇1】

闲暇之余,翻出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所著的《摆渡人》。进入15岁少女迪伦的世界,同她一起踏上火车与五岁之后就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见,路途中意外发生后,迪伦从堆满尸体的车厢里艰难地爬出黑暗的隧道后,看到了等待她的崔斯坦。

无助的迪伦只能跟着崔斯坦一起走出荒原,她们走过了山峰,也闯过了山谷,还有那深不见底的恶臭湖水,躲过无数恶魔,渐渐的迪伦发现自己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崔斯坦就是灵魂摆渡人,并且她爱上了这个带领她、保护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到达天堂的灵魂摆渡人,同时崔斯坦也爱上了善良勇敢的迪伦。

因为责任,崔斯坦护送迪伦到达灵魂的天堂,周而复始的摆渡一个又一个灵魂,从不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天堂重返险恶丛生的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成为摆渡人,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这本书令人激奋,且恐惧,又令人温暖而引人深思。想想我们,除了失去生命,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我们今天在抱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要敲开心扉,问问自己是否真心对待他人?当我们还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我们要反思,问问自己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当我们在羡慕别人生活时,我们要认清现实,想想自己是否具备同样的能力?当我们总是失败,我们要分析原因,想想自己是否缺乏勇敢和坚定?

书中的荒原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就是灵魂内心的景象,人生如同荒原之行。你哭泣,天空便会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阳光,宁静如水。如何渡过荒原?除了勇敢面对之外,还要有强大的信念,“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是我们自己,努力做最强大的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篇2】

这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

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

一个关于生存、死亡和感情的故事。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灵魂摆渡人!

《摆渡人》讲述的是一个灵魂的空间,从生到死,自死赴生,每个灵魂都需经历一片荒原才能到达彼岸,都会有各自的摆渡人协助。

故事的主人公迪伦意外而“亡”,经历灵魂荒原的过程中,与自我的摆渡人相爱,在爱的魔咒下,破除了荒原的规则,带着摆渡人重回现实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两次灵魂荒原:第一趟的路程中,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他带着她完成了灵魂的救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第二趟的路程中,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她带着他完成了生命的救赎。

在这段旅途当中,初到荒原的迪伦以往是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样,在得知自我的死亡真相时悲伤不已,在应对恶魔的攻击时恐惧无力。是感情的力量让她迅速成长,从对生死一无所知到利用自我的勇气和智慧逃离天堂,战胜恶魔,最终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而看似强悍的崔斯坦,化解了一次又一次恶魔的进攻,在回程中却显得胆小和维诺,看似羸弱的迪伦,却支撑起了回程的全部信念。

谁又会是谁的依靠?在身体上迪伦依靠的崔斯坦走过了荒原,在精神上崔斯坦依靠着迪伦才步入了另行的轨道。摆渡也好,救赎也罢,在感情中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没有孰强孰弱,没有谁为谁,有的只是穿越彼岸的精神信念。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期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每个人都渴望在困窘中遇到摆渡人,期望他们助你、引导你走出内心的荒原,摆脱黯淡幽深的阴影,从而更勇敢、从容的应对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然而摆渡人的属性决定了他只会是你人生中的过客。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自我做自我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摆渡人》读后感【篇3】

…… 此处隐藏3054字 ……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阳光的朋友、无私的亲人是你的摆渡人;而健康阳光的你也将成为别人的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篇5】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克莱尔∙麦克福尔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派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摆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举摘得多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该书讲述了一个敏感而略带自卑的单亲女孩儿迪伦,在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亲的旅途中因火车事故丧生,灵魂漂泊,在摆渡人的带领下穿越了荒原,却又返回荒原寻找她的摆渡人,最终带着摆渡人回到人间的故事。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谁是谁的摆渡人呢?

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籍,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的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而又烦燥,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亲。这样一个女孩儿,好像一直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孤独而又无助,让人倍感怜惜。迪伦去看望父亲的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的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她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儿的身影。男孩儿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男孩崔斯坦引领着迪伦的灵魂翻山越岭,走向目的地。一路上他淡淡地回避着迪伦的各种问题,不愿直接告诉她已经死亡的真相。直到迪伦在与恶魔搏斗时,发现身体奇怪的表征,才逐渐意识到肉体已经死亡的事实。在一次次的危难中,自卑软弱的迪伦开始变得勇敢坚韧起来,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我,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情窦初开的女孩儿,渐渐喜欢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她情真意切的关心与信赖,逐渐唤醒了摆渡人几百年来内心深处盲目的情感。然而,摆渡人的工作决定了他送女孩儿到达目的地后,他将再也不能见到女孩。

人性的回归,能够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够让人战胜恐惧。迪伦不愿意在时间静止的另一个世界孤独的等待,她决定即使万劫不复,也要重回荒原寻找崔斯坦。以前阅遍人间生死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灵魂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的热情向往。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女孩儿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回归人间。

通读全书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以爱为基础的著作。这种爱贯穿全书,也是全文的主线。它支撑着女主角的执着,支撑着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遇到困难不抱怨、不妥协,哪怕明知前途困难重重,哪怕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自己也要勇敢的跟着爱前行。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的人变的坚强、勇敢;爱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这是一种超越感情的大爱,不仅仅有感情,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儿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儿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的经历,成长自己的心灵。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认识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假如我们的内心有一片荒原,那心灵的摆渡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没有他们的陪伴,或许我们很难完成这趟旅程。也正因为有他们,内心的荒原才会开花。正如书的封面上写的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