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10篇

时间:2023-01-18 17:23:17 作者:壹号 字数:16764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10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精选篇1)

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主要描写了魏、蜀、吴三国在激烈的征战中争夺天下,许多英雄人物都不幸战死或病死,最后司马炎、司马昭统一天下,创立了晋国。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很多身经百战和足智多谋的英雄。刘备手下的大将赵云是个有胆识的人,他英勇无比。有一次,他孤身闯入曹营,救起落入敌营的刘阿斗,一个人把曹军杀个片甲不留,真是有胆量又勇敢。

关羽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结拜兄弟之一。他一人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还放水淹死九军,就连刮骨疗毒也不怕。样子十分威武,“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持青龙偃月刀,再加上战利品—赤免马,几乎天下无敌。”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被请出了茅庐,协助刘备统一天下。他足智多谋、深谋远虑,他熟知天文地理、神机妙算,他的品德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瑜叫他十天造出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原来他利用了有利的气象条件,用大雾迷惑了曹军,在鲁肃的帮助下,用二十六条船,六百名战将,青布稻草人,借了曹操的十几万支箭,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他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三气周瑜,智取华容道,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等,都展示了诸葛亮的品德和智慧。

读了《三国演义》真是让人长知识、长智慧。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精选篇2)

暑假里第二遍读《三国演义》,不求全都精通了解,但了解更深一层,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曹操的诡计,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都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以此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域,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队伍。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前,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十一速亿的事情来呢?

有勇有谋,大敌当前,只能死拼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

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各国都有龙中凤人,曹操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用兵如神了;但两人都有致命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过于阴险。蜀国,首当充其的心定是伏龙诸葛亮。还有姜维、徐蔗、孔明、周瑜,从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国家不难看出来人性格的重要性,可见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精选篇3)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 此处隐藏2902字 ……

孙权听说刘备夺得了西川,就打算要回荆州,使计策打算要回荆州,可是关羽执意不还荆州,鲁肃打算让关羽第二天过江赴会,没想到关羽一点也不惊慌,派关平收到信号后去江边接应。宴会上,关羽假装喝醉,拉着鲁肃去江边,手里提着青龙偃月刀,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的看着关羽回到荆州。这就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敢为这样的与勇气世间有几个人有?在学校,同学连打针都会哭,这与单刀赴会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让我长了不少的见识,也让我明白了人要团结,只有别人帮助了你,你才能取得成功。这本书真是我的良师益友。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精选篇10)

近期我看了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魏国统帅曹操的优点是有谋略和慧眼识人,他麾下猛将众多,司马懿更是谋略过人。谋董卓曹操献刀,曹操本想杀董卓只是形式有变,最后变成了献刀。历史上的曹操可称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这个人生哲学是极端错误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虽说曹操是一个有谋略也有才干的人,但在我心里认为他还是比不上我佩服的一个人,那就是诸葛亮。他可称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足智多谋有胆识有谋略机智果敢,沉着冷静。本书中所讲述他的战绩,就有数十回之多。例如,第四十回诸葛亮火烧新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五十回诸葛亮智谋华容……最让我惊叹的.是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区区几百人就破敌几万人马。就因为他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的这种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缓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真可谓知己知彼大智大勇。真叫人折服。

总之,看过很多章节之后。有时使我震惊,有时使我遐想,有时使我热血沸腾使我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