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论文

时间:2022-11-24 15:25:26 作者:壹号 字数:19590字

篇一:近代史论文之戊戌变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

题目:论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

所在院系:交通学院

所在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201 学生学号:0123121611

学生姓名:马 跃

【内容摘要】:19世纪,两场性质相同的变法降临在了日本与中国,然而,它们的结果却恰恰相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渐渐成为了世界强国,而中国的百日维新却仅仅持续了100多天就以失败而告终,下面,我们就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关键词】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政治因素 领导力量 文化背景 国际环境

【前言】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先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两国封建统治者被迫开港通商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两国陷入了深刻的民族危机之中.于是,日本首先走上了变法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日本自上而下展开了一场现代化的革命运动。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日本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随之便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士绅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这次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为何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而走上了一条繁荣富强的道路,而中国的变法却仅仅持续了一百多天?我想是很多原因造成了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下面我们就一一分析两国变法成败的原因:

①【政治方面】:两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日本则是幕府统治的基础—武士阶层。其不仅在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而且广大下级武士也因自身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幕府统治越来越不满。变法之后,日本完全推翻了幕府统治的政权,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中国在封建中央权利高度集中的天下,地方不可能独立于中央之外发展军事,政治力量。变法也没有成功的推翻封建统治,其难度要比明治维新大的多。

②【文化背景】:日本民族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日本不仅从朝鲜、印度学习到不少东西,也从自身找出许多毛病加以改正。在幕府时代,尽管实行锁国政策,但它仍然向荷兰吸取了许多新知识,形成了相当有意义的所谓“兰学”。而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统治者由于尝到了苦头,并从残酷的现实中醒悟到,必须从科学文化和政治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日本人对外来文化既不一概排斥,也不盲目崇拜,而是对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合理吸收经过创造性的再熔炼,使其具有新的性质而逐步成为日本传统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 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说,经济上的闭关自守,是中国近代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的话,那么,思想文化上的闭关自守则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当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潮勃起之日时,中国人还在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当法国大革命爆发和进行的岁月时,中国人却抱着鸦片难以自拔。如果我们当时不是那么的傲慢,如果我们当时虚心的向别人学习一下,也许我们的近代史也不会那样的悲催。正是在这样封闭的历史氛围中,戊戌变法的志士们在孤独的以命相抵,直至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 此处隐藏4386字 ……

结语: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参考文献:

1.俞祖华,赵慧峰 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研究通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4

2.范书义等 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 人民出版社 2007.6

3.编写组 中国近代史纲要(2009年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7

4.黄彰健 戊戌变法史研究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

5.林克光 戊戌变法史实考实 (载入《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