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时间:2022-11-20 21:24:55 作者:壹号 字数:52822字

篇一:认知语言学作业

认知语言学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研究认知语言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摘录了部分内容,试图通过他们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和总结帮助初学者了解认知语言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语言 认知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最近十几年内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青睐,国外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认知语言学向占主导地位的、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发起了挑战,语言学家也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证实。本文主要阐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

一、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基础

1、哲学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客观为基础,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简称经验主义)为哲学依据。经验主义认为没有绝对客观的现实,也没有完全离开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感知和思维。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性,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物理的、生理的),人与人(社会的、文化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吃、穿、住、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但大脑不是象一面镜子一样一成不变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具有自身的认识事物的结构和规律。每一种经验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结构,正是这种多维的结构构成了经验的完型。因此,客观现实反映在大脑中形成了认知世界或认知结构。认知语言学就是研究这一认知结构及其规律对语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范畴理论、知识、意义、理解、语言、推理、真理等都提出新的解释。(赵艳芳,2000)

2、心理学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继承和发展了心理学中关于经验联想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崇尚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批判其他人认为的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的观点。它从人的生理基础出发,认为大脑与人身不可分,提出了“身在心中,心在身中”观点,即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人自身。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最基本的要素是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而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是通过人自身与外界发生作用而直接被理解的,其他概念和范畴是通过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模式而间接被认识的。认知具有自己动态的完整结构和模式,不是机器可以模拟的(王廷,汪安圣,1996)。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和认知能力是人类大脑生物结构所固有的,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天赋予的大脑结构特征中来的。人类习得语言是人类先天具有习得语言的特殊机制的结果,即“语言习得机制”。它是在人们无法了解语言在人的大脑中是如何生成,理解,而儿童又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习得复杂的母语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假想。Chomsky的普遍语法认为人类大脑中先天存在一种跨越不同语言的语法通则,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言的语法)转化的过程。假如没有这种天赋,在语言数据输入不充分的情况下,语言习得将不可能产生。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包括二语习得是人类先天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的产物。由这一假说派生的“管约理论”、“原则—参数语法”、“最简理论”都根本上继承了原则,即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自足的形式系统,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给人类的语法设定了原则(尚亚宁,雷宏友,2008)。

3、语言学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人类普遍认知组织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个体认知发展

…… 此处隐藏14469字 ……

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被DeKeyser用作研究的参考。为了了解学习的过程,

他把发生在练习周期之间的15次测试的反应时间和准确度都记录下来。他发现参与者在头两次课的反应快速增长,准确度也高。到了第4、5节课,学生的表现也就变得稳定。一直到最后1次课,学生回答的速度和准确率都几乎不变,这一点可从学习幂定律预知。可是,这15节课的单一和双重任务的执行有基本上一致的数据,也就说明了那个双重任务并没有真正实现转移认知所需资源的目的。 为了记录学习的结果,研究者对最后一节课的测验分数进行观察。结果与预知的一样,人们习得的技术是专项独有的。就如研究的设定一般,头两组的参与者在一样的规则上分别进行理解和创造练习,结果显示他们在受训的那一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那些没有在这一方面受训的参与者。同样地,第三组进行了数量相当的理解和创造练习,所以对比起前两组,这一组在每条规则的理解和创造上都有一定的成绩。

如你所见,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要测试认知技能习得理论的假设是很复杂的,很少研究会沿用这种研究方法,更少的会像DeKeyser(1997)那样进行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练习来记录自动化的实验。

你或许已经发现,信息处理中所有原则和假设的基础概念就是记忆力。任何我们大脑容纳过的信息,无论时长为数秒或数年,都走进过我们的记忆。在下一环节,我们会研究记忆的基本概念,并有选择性地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所推崇的概念。长期存储记忆和内存记忆是认知运作中不可或缺的,这两种记忆皆是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的根本。

5.4 长期存储记忆

长期存储记忆与表征有关,实质上有无限容量,由显性陈述性记忆和隐性程序性记忆两者组成。在长期存储记忆里,很多知识属显性陈述性,也就是可以用言语表达,也能有意识地被记起的知识。显性陈述性记忆包括真理和一些事件的回忆,被存在人类大脑的海马体里。在长期存储记忆里有同样多或可能更多的知识是隐性程序性记忆,它们是一些我们知道但却不以为自己知道的事情。隐性程序性记忆包括技能和兴趣的形成,存在人类大脑的新皮质里。大约35年前,身在美国的爱沙尼亚心理学家Endel Tulving认为长期存储记忆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记忆种类。他进一步提出了以下两种记忆种类:语义记忆和情境记忆(Tulving,2002)。语义记忆属于那些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中相对非语境化的知识。情境记忆涵盖的则是那些人们个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知识。情境记忆相当于在演变中的记忆,相信是从语义记忆进化而成的。这种记忆让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重新经历过去所经历过的,同时也可以去想象他们的未来(Tulving,2002,P6)。

因为词汇知识是第二语言习得在长期存储记忆中发展最成熟的领域,所以我们将会深入讨论词汇知识,通过举例说明来了解一些关于新语言知识是如何被表现和存储的问题。

5.5 长期存储记忆和第二语言词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