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赏析--《请投我一票》

时间:2022-11-25 10:11:10 作者:壹号 字数:6957字

纪录片精品赏析论文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3年12月5日

孩子与教育

——观《请投我一票》有感

一直以来,我对纪录片的认识仅局限在自然地理、传记、历史纪录片之类,认为纪录片的作用类似于广告,起到的仅是宣传告知的作用。正是从这门课上我才真正了解到了纪录片的悠久历史,也感受到了纪录片的深厚内涵,体会到了从纪录片中所透漏出来作者的思想以及我与作者之间想法的共鸣,然而颠覆了我的认知的这个纪录片就是《请投我一票》。

片中开场,摄像问道“什么叫民主”,孩子答曰“啊?不知道”,“什么叫投票”,孩子答曰“什么意思啊?”

场景一:升旗仪式。稚嫩的孩子们升旗、敬礼、宣誓、唱国歌。 场景二:民主选举。班主任发出倡议进行民主选举班长,候选人是:罗雷、成成、许小菲。

场景三:回家。候选人成成的家,成成问:“什么是民主?”爸爸答:“人民当家作主。”候选人罗雷的家,父母问:“需不需要帮忙?”罗雷答:“不用,大家想选谁就选谁。”候选人许小菲的家,妈妈大谈交流技巧,揭示选举本质,鼓励女儿拉票。

由此,选举大战的帷幕正式拉开,纪录片《请投我一票》正式开讲。

开场的简单问答,孩子们朝气蓬勃的升旗和稚嫩的动作让我会心一笑,而这也让我回想起了童年的时光。作者从开场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稚嫩与活泼,而这个故事正是发生在这群八九岁的孩

子身上。而在家中的场景却让我感到了氛围稍微的变化,大人却意图介入这纯真的孩子之间的较量,从罗雷父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到许小菲的妈妈教她竞选的技巧。成成从中透漏出他想当班长的理由—有权利,“让他站着他就站着,让他坐着他就坐着”;罗雷也表现出公平公正的态度,“让他们自己选,想选谁就选谁”。一直到此,我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无聊的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接下来是“才艺展示”,罗雷一遍又一遍刻苦练习吹长笛,成成也在练习要展示的歌曲,许小菲也在妈妈的帮助下练习舞蹈,孩子们认真的精神令人赞叹。才艺展示时,断断续续却很卖力的长笛声是《梁祝》;讲台上费力模仿当红歌星的歌曲是《孤单北半球》;有些跑调但还是很尽力的是《童话》。不管是历久弥新的《梁祝》,还是红极一时的两首流行歌曲,我们很熟悉,可还是惊异于八九岁的孩子要表达这些曲子所蕴含的主题。然而更加令我触动的是这些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除才艺外所展示的自我:

单亲家庭的爱哭女孩许小菲生性怯弱,是在妈妈的鼓励下燃起斗志接受挑战的,当她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受了成成“教唆”喝倒彩的同学无助哭泣时,你会觉得一场竞选很可能会面临的一个寻常场面还是超出了小姑娘的承受范围;“老江湖”成成则很善于应对竞选的大场面,甚至从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权,在准备环节中就请铁哥们当观众做评委指出不足,先鼓动同学给许小菲喝倒彩,又引导许小菲给罗雷帮倒忙,展示环节中善于高声喊票,又用范伟式的幽默大走“亲民路线”,使选举场面呈现出“台上激情四射,台下群情激昂”的壮观

场面;前班长罗雷,跟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成成相比,则表现平平,且颇有力不从心之感。

这个场景让我着实感到意外,这哪里是八九岁孩子的才艺展示?成成在这个环节中拉帮结伙、集体起哄、表里不一、暗中挑拨,虽然这些词汇用到一个孩子上未免有些残忍,而从他的行为中找到了这些罪恶的源头。成成让人惊讶的言语和表现,让我在暗叹这小家伙鬼点子真多的同时也心生疑问,这些都是他从哪学来的,八九岁的孩子怎么会懂得用这些手段?这分明是大人之间竞争才会用到的阴谋诡计吧。没出意外,选举的发展已经在成成的掌握之中了,而在起哄之后加糖衣炮弹,已经之后口是心非的“流泪道歉”,让许小菲和罗雷斗上了,同时把他认为最没有威胁的竞争对手—许小菲拉到了他一伙,共同对付罗雷。看到这里,我在心中给成成加了个标签“阴谋家”;而罗雷对同学的“暴力统治”也让我给他贴上了“独裁者”的标签;许小菲生性懦弱却能歌善舞,姑且算个“艺术家”。“艺术家”是显然不会竞争胜利的,只会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而接下来就是“独裁者”和“阴谋家”之间的较量。

…… 此处隐藏0字 ……

大战进行到这儿,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三位候选人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退缩。这时,幕后推手——家长们出现了,且使出浑身解数,分析利弊,制定方案,大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架势,恨不得从幕后直奔台前,事实上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

罗雷大感不妙,以实力选举的信心也已经动摇,在成成的苦肉计

之下表示自己有意退出这场竞争,父母劝儿子坚持,苦口婆心,头头是道,最后决策——请客坐轻轨,“姜还是老的辣”,效果奇好,局势大变;于是“老江湖”成成面对瞬息万变的竞选局势心灰意冷,父母劝儿子不能服输,劝服一针见血,一步到位——这,只是你成为国家主席的第一步;相对还算理性的许妈妈则告诉女儿说话做事要有计划不能总哭鼻子等等。

当中穿插了很多采访镜头,记者问“选民们”支持谁,你发现像所有大选一样,大多数选民未到最后关头常常举棋不定,鹿死谁手很难预料,“变盘”随时可能发生。

让我用关键词来概括这只有几秒钟却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交换,“你选我作班长,我保你作学习委员”。

如果说三组“精选智囊团”的集体出动和各显神通或多或少地证实了我心中的疑问,那么采访镜头的穿插则彻底将其坐实。可在“交换”这一幕里,你会心痛,为孩子而痛,这是一群已经成人化的孩子,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属于孩童的天真与可爱。家长给他们灌输了太多他们所不应该知道的东西,或者说还没到接受年龄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仅仅是一场班长的选举,而家长们却借此将之扩大到了家长之间斗者斗勇、玩弄手段,而孩子却成为了他们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被教坏、被玷污。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他本应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纯洁的心灵,那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如此残酷的事情并未结束,选举还在继续,“选举大战之辩论篇”继续开讲。所谓辩论其实是相互揭短,相互攻击,这几乎是最惨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