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极化曲线的测定

时间:2022-11-23 13:44:11 作者:壹号 字数:7419字

实验九 极化曲线的测定指导教师: 刘 杰

2013-7-19

2013-7-19

一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1.掌握稳态恒电位法测定金属极化曲线的基本 原理和测试方法。 2.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3.掌握恒电位仪的使用方法。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1. 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 为了探索电极过程机理及影响电极过程的各种因素,必须 对电极过程进行研究,其中极化曲线的测定是重要方法之 一。我们知道在研究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池反应时,电 极上几乎没有电流通过,每个电极反应都是在接近于平衡 状态下进行的,因此电极反应是可逆的。但当有电流明显 地通过电池时,电极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电势偏离平 衡值,电极反应处于不可逆状态,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 度的增加,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也随之增大。由于电流 通过电极而导致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 化,描述电流密度与电极电势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作极化曲 线,如图2-19-1所示。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

图2-19-1 极化曲线 A-B:活性溶解区;B:临界钝化点B-C:过渡钝化区;C-D:稳定钝化 区D-E:超(过)钝化区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时在一定的外 电势下发生的阳极溶解过程,如下式所示: M→Mn++ne 此过程只有在电极电势正于其热力学电势时才能 发生。阳极的溶解速度随电位变正而逐渐增大, 这是正常的阳极溶出,但当阳极电势正到某一数 值时,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阳极溶解速 度随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 属的钝化现象。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图2-19-1中曲线表明,从A点开始,随着电位向 正方向移动,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加,电势超过B 点后,电流密度随电势增加迅速减至最小,这是 因为在金属表面生产了一层电阻高,耐腐蚀的钝 化膜。B点对应的电势称为临界钝化电势,对应 的电流称为临界钝化电流。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电势到达C点以后,随着电势的继续增加, 电流却保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数值上, 该电流称为维钝电流,直到电势升到D点, 电流才有随着电势的上升而增大,表示阳极 又发生了氧化过程,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产 生也可能是水分子放电析出氧气,DE段称为 过钝化区。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2. 极化曲线的测定 (1) 恒电位法 恒电位法就是将研究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 上,然后测量对应于各电位下的电流。极化曲线 的测量应尽可能接近体系稳态。稳态体系指被研 究体

系的极化电流、电极电势、电极表面状态等 基本上不随时间而改变。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的 控制电位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静态法:将电极电势恒定在某一数值,测定相应的稳定电流值,如此逐点地测量一系列各个 电极电势下的稳定电流值,以获得完整的极化 曲线。对某些体系,达到稳态可能需要很长时 间,为节省时间,提高测量重现性,往往人们 自行规定每次电势恒定的时间。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 动态法: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地改变(扫描),并测量对应电位下的瞬时电流值,以瞬时电流与对应的电极 电势作图,获得整个的极化曲线。一般来说,电极表面建立 稳态的速度愈慢,则电位扫描速度也应愈慢。因此对不同的 电极体系,扫描速度也不相同。为测得稳态极化曲线,人们 通常依次减小扫描速度测定若干条极化曲线,当测至极化曲 线不再明显变化时,可确定此扫描速度下测得的极化曲线即 为稳态极化曲线。同样,为节省时间,对于那些只是为了比 较不同因素对电极过程影响的极化曲线,则选取适当的扫描 速度绘制准稳态极化曲线就可以了。

2013-7-19

二 极化曲线的的测定的原理

…… 此处隐藏766字 ……

四 实验步骤

G 阳极极化 将“工作电源”置于“自然”,“电 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等待电位逐渐恢复到自 腐电位±5mV,否则需要重新处理电极。重复C、D、 F步骤,F步骤中给定电位每次增加10mV,直到做出 完整的极化曲线。提示,到达极化曲线的平台区,给 定电位可每次增加100mV。 H 实验完成,“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工 作电源”置于“关”。

2013-7-19

五 数据处理

1. 对静态法测试的数据应列出表格。 2. 以电流密度为纵坐标,电极电势(相对饱和甘汞)为横 坐标,绘制极化曲线。 3. 讨论所得实验结果及曲线的意义,指出钝化曲线中的 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 并标出临界钝化电流密度(电势),维钝电流密 度等数值。

20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