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二中学校简史

时间:2022-11-23 13:05:07 作者:壹号 字数:3047字

学校简史

引言

…… 此处隐藏0字 ……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具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教委核准的“老完中”之一。

七秩春秋,学校几经沧桑、几度升格,几易校名、几迁校址,终于在泰县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茁壮成长。

1941年秋,在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栾长明同志领导下,即筹划创办“育英中学”。校址在今顾高镇西北五华里处的千佛寺。这是泰县人民政府办的第一所中学。翌年春,人民政府任命徐观伯为校长,并聘请苏中参议长朱履先先生为董事长(朱履先系黄桥人,社会贤达,教育界知名人士,国民党军、政要员中不少人是他的学生。是时学校并无董事会组织,只是藉其名为掩护)。 1943年春,苏中三分区专署决定改“泰县私立育英中学”为“泰县第二中学”,建立泰县二中校务委员会。由县长栾长明、汪海粟、张岳侯分别担任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主任。任命泰县参议长徐观伯为校长、顾建中为副校长兼校党支部书记。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学校发展较快。至1945年,有学生五百多人,共设四个科,十个班级。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军、政战线和生产战线培养、输送了很多人才。

学校中的不少师生冲破日、伪反动势力的统治、封锁来到游击战根据地这所革命学校顽强地学习、战斗、生活着。日、伪、顽军队对我根据地频繁地清乡、扫荡,学校采取办分校、游击方式教学,一面与敌人周旋,一面教学。1947年初夏,国民党军队在蒋垛、运粮、芦庄等地筑下据点碉堡,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北撤、部分师生原地坚持、部分师生派往敌后做地下工作。

解放以后,经济建设的高潮伴随而来的是文化建设高潮。为适应这种形势,多种办学形式出现了。1958年,经泰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在香店巷初中补习班的基础上创办了“泰县民办姜堰初级中学”。是年招收初一新生三个班。地址在姜堰镇西街都天庙内。主管部门为姜堰镇人民政府。开始由泰县机关干部学校教导主任黄宸主持工作。以后担任校长的分别为鞠英、张鹤山。1962年,县政府任命张金宝为校长。是年,学校经上级批准招收高中班。

“文革期间”学校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建立“泰县民办姜堰镇初级中学革命委员会”。是年,姜堰镇农业中学并入本校。1972年秋,招收两个高中班。1974年4月经泰县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泰县姜堰镇第二中学革命委员会”,由民办初中升格为公办完中。

1974年,学校迁址至通扬东路北侧。1980年县政府任命田旭初为校长。至1983年,学校发展初具规模(高中12个班,初中18个班)。1983年8月30日,经泰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校升格为县属中学,9月任命陈祥雨为校长,田旭初为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