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发展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1-23 12:45:01 作者:壹号 字数:3986字

第21卷第4期200712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YananCollegeofEducationVol121No14Dec2007

延安发展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对策

康 琪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 延安红色旅游的资源得天独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研究探讨延安红色

旅游发展的现状,带动整个延安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也是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红色旅游;圣地延安;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 F5921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01(2007)04-0013-04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留下了大量革命遗址和宝贵的革命文物,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此外独特的黄土高原的地域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悠久的黄帝文化,观交相辉映,,效,。因此,,对于提升延安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延安的综合经济实力、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延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两圣两黄”著称于世,即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圣地和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延安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目前全市具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共15处,其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2家,被省旅游局评为2A级旅游景区3家。

近年来,延安市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32家,旅游星级饭店17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15家,正式登记营运出租车550多辆,旅游观光巴士6辆,旅游服务企业100余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3万余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

56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6l亿元。

(一)延安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

11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

[收稿日期] 2007—09—21

[作者简介] 康 琪(1962—),男,陕西延安人,延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留下了。351处,珍藏,,,是全国保存。

21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积淀深厚。延安历史悠久,文化积

…… 此处隐藏0字 ……

淀深厚。全市现存历史文化遗迹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古建筑180处,历史文化遗迹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屈一指。闻名世界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位于黄陵桥山之巅,位列全国古墓葬第一号。延安宝塔、清凉山石窟和纵贯全市五县的秦直道等也有相当的知名度。钟山石窟被誉为“第二敦煌”,鬼斧神工,堪称国宝。

31自然生态类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延安自然、生态旅游

资源虽然数量较少、类型不多,但品味极高,尤以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和黄河乾坤湾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为最。市区的万花山是我国四大野生牡丹原生地之一,有野生牡丹1000多亩。此外还有被称为“陕西一叶肺”的黄龙山林区,以及洛川的50万亩果园风光等。

41黄土风情文化旅游资源风格独特。延安所在的陕北黄

土高原,是保留、传承中华古老优秀民间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民间艺术种类齐全,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以安塞腰鼓为代表的延安鼓艺,充满了威武雄壮的阳刚之气,安塞剪纸、刺绣、布堆画、农民画、毛麻绣等民间艺术作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和最美好的希冀;信天游、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则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纯朴顽强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世界,在国内外颇具知名度和吸引力。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