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通论复习提纲+习题

时间:2022-11-22 17:49:32 作者:壹号 字数:16733字

1

第一章

植物保护:植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措施,将有害生物持续的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植物的可持续生产。

植物病害:当植物遇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的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症状: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能够导致植物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异常状态。 病状:在植物病部可看见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畸形,腐烂,萎焉等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繁殖体或营养体。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

病征类型:1、真菌病症: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煤污状物,点状物,伞状和马蹄状物,粒状物,线状物。

2、细菌病症:脓状物。

侵染性病害,机械创伤和虫害的区别:机械创伤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是长时间内缓慢发生的,有病变过程。虫害也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般植物体上会有虫齿印,缺残处不光滑,有虫子留下的痕迹,如虫粪,蜕等。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引起的病害,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称 侵染性病害:有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能在植株间互相传染 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区别:

第二章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病原物两大特征: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致病性: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和诱发其发生病害的能力。

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是多方面的:1、从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和发育。 2、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3、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和感病组织的分解物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

寄生物对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分:直接破坏性大:侵入后立即引起寄主死亡;直接破坏性小:并不立即引起植物死亡。

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取营养物质的生物。 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取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

対专性寄生物来说,寄生性越强,致病性越强

对非专性寄生性来说,寄生性与致病性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无性繁殖: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直接由菌丝分化形成孢子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孢囊孢子又分为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 , 亚门 有性 无性 鞭毛菌亚门 卵细胞 游动孢子 接合菌亚门 接合孢子 孢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 子囊,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担子菌亚门 担孢子 粉孢子、分生孢子或孢子芽殖 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 不知 菌丝的变态类型:吸器;厚垣孢子;产生假根;产生菌环,菌网;产生附着胞; 真菌的菌丝组织体:菌核;子座;根状菌所

2

转主寄生: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科属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革兰氏染色反应:细菌用结晶紫染色和碘液处理后,再用酒精或丙酮洗后不退色的是阳性反应,洗后退色的为阴性反应。

植物病原物生物类群各种病害大家认真看课本。 11,病害诊断 1, 田间观察

2,分清虫害,病害,机械创伤(机械创伤: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虫害:一般有虫子留下的痕迹如虫蜕。病害:有病变过程)

3,若为病害,分清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从点到片到面) 4,若为侵染性病害,进行症状诊断

如果有病症(1)有脓状物病症是细菌病害。(2)有颗粒状物,粒状物,煤污状物,点状物,锈状物,霉状物,伞状马蹄状物等为真菌病害。如果没有明显病症,则拿到实验室进行镜检,看有无喷菌现象,如果没有,进行恒温恒湿培养,再进行(1)(2) 。5,若什么症状也没有,初步诊断为病毒病害,再用血清学反应做进一步鉴定6,对植物受害部位进行切片染色来诊断线虫病

真菌特征:1,真菌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2,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3,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的结构,具有几丁质(chitin)或纤维素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真菌不含光合作用的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 此处隐藏2915字 ……

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随着虫体的长大而发生着量的变化,而且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器官等方面发生着周期性的质的改变,此现象称??

全变态:幼虫与成虫之间不仅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很不相同,而且在食性,栖境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特点: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

不全变态:成虫的特征随着幼虫的生长而逐步显现,因此成虫在形态上和幼虫的分化不是很大,生活习性相似。特点:经过卵,若虫,成虫

四 昆虫的生活史 昆虫自卵(或幼虫和若虫)发育到成虫开始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过程称为一个世代或生命周期。

昆虫自卵或幼虫产离母体发育到成虫死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昆虫的寿命。 世代重叠:有的多化性昆虫产卵期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

生活史:昆虫在一定阶段内的个体发育过程。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生活史。 五:昆虫的习性

休眠: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生活环境消除时,昆虫便可以立即恢复发育。 滞育:昆虫在一定的季节或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都会出现生长发育停滞,不食不动的现象,即使给予最适宜的条件也不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