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国际避税概论(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人大出版社)

时间:2022-11-21 23:54:06 作者:壹号 字数:9873字

第4章

国际避税概论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4.2 国际避税地 4.3 转让定价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4.1.1 避税的含义4.1.2 什么是国际避税 4.1.3 国际避税的成因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4.1.1 避税的含义

总的来看,人们所说的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现 行税法中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规避、减少或延 迟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实际上,在国外,“避税”(tax avoidance) 与 “税务筹划”(tax planning)或“合法节税” (legal tax savings)基本上是一个概念,它们 都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减少或规避纳 税义务的行为。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避税与偷税(tax evasion)的共同之处:

二者都是纳税人有意采取的减轻自己税收负担的行为, 但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避税与偷税(tax evasion)的不同之处:

(1)偷税是指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 种种手段不缴纳税款;而避税则是指纳税人规避或减少 纳税义务。 (2)偷税直接违反税法,是一种非法行为;而避税是钻 税法的空子,并不直接违反税法,因而从形式上还是一 种合法行为。 (3)偷税不仅违反税法,而且往往要借助犯罪手段,比 如做假账、伪造凭证等,所以偷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拘役或监禁);而避税是一种合法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所以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面对避税行为,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完善税法,堵住税法中的漏洞,使纳税人没 有可乘之机; 二是在法律上引入“滥用权利”或“滥用法律” 的概念,即一方面承认纳税人有权按使其纳税义 务最小化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对纳税 人完全是出于避税考虑而进行的交易活动不予认 可,并将其视为纳税人滥用了自己的权利。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避税举例

例如,目前许多设在低税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 率为33%,但设在经济特区和浦东开发区的内 资企业可享受15%的低税率)的内资企业在高税 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由于税法 规定分支机构如果不独立核算则不必在所在地 缴纳所得税,其利润可以汇总到总公司按总公 司所在地的税率纳税,所以许多企业出于避税 方面的考虑在高税区设立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 构。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4.1.2 什么是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 的

税制差异以及各国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 中的漏洞,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种 种合法手段,规避或减小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 行为。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关于国际避税的概念把握:

1.国际避税不同于国内避税

2.国际避税不同于国际偷税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4.1.3 国际避税的成因

从主观上看,国际避税的原因在于跨国纳税人 具有的减轻税收负担、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 化的强烈愿望;从客观上看,国与国之间的税 制差异以及国际税收关系中的法律漏洞为跨国 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

1.有关国家和地区税收管辖权的差异以及判定居民 身份的标准和判定所得来源地的标准存在差异 2.税率的差异 3.国际税收协定的大量存在 4.涉外税收法规中的漏洞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

4.1 什么是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举例(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税收管辖权的差异以及判定 居民身份的标准和判定所得来源地的标准存在差异)

…… 此处隐藏1741字 ……

征收所得税但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1)瑞士 (2)列支敦士登 (3)海峡群岛 (4)爱尔兰

《国际税收》(第二版) 朱青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