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解说词(新)

时间:2022-11-21 05:27:47 作者:壹号 字数:8152字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讲解员某某某,非常欢迎大家光临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参观指导!

这座楼房是按照学校前身——原许昌师专老校区50年代初建设的一座教学楼原样原大复制的。建筑面积1500平米。这一旧貌新颜而神韵永驻的建筑,在今后的岁月里,不仅承载着学校的厚重历史和万千校友的情感寄托,也承载着展示中原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

馆名和楹联1是我们特邀著名书法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校校友张志和教授题写的。庭院内设有日晷、石磨、石碾、辘轳水井等景观,营造出农耕文化的氛围。日晷雕塑分三个层次,底层是二十四节气,中层是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八卦,顶层是日晷。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到馆内参观。

(迎宾厅)

大家首先进入的是迎宾厅。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农耕就是人类的立身之本和千秋基业。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而中原地区2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来,中原地区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和先行行列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成果。直到现在,中原地区仍在全国农

12

又称对子,对联,讲究对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指以河南为核心,延至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1

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耕耘播灌拓展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凝聚华夏五千年。历史跨入20世纪后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我们在为时代进步无比高兴的同时,也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农耕文化充满着深深的怀念。站在这个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有责任为抢救性挖掘、研究、存留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做些工作。为此,我们举办了这个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力求通过差异化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五个字:一是“中”,就是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二是“近”,就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展现近代农耕文化面貌,紧紧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着力记录和展现刚刚消失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三是“深”,就是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和功能原理,着力突出研究功能和文化内涵;四是“全”,就是全方位展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农耕文化,共设18个展厅,包含22个板块,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全景图;五是“真”,本馆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所有展品均记载出处及捐献人,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通过以上特点,力求有别于国内已有的涉农博物馆。

2

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历史的隧道,走进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感受前人的生存状态和勤劳智慧,领略农耕文化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这是传统农耕境况的浮雕和牛耕雕塑,背景图案是河南版图。 上方的圆形天空装饰和下面的方形图案显示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图案由农耕景观和八卦图谱组成。

这里是从古到今农耕文明发展演变示意图。

(第一厅、农耕源流)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第一厅,本厅主要展示的是农耕源流。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了上万年。在这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农业实践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他们不仅在发明与革新农具、改进农艺、治水灌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农耕技术革新进步的过程,先后经历了刀耕火种、协田耦耕、畎亩法、代田法、耕耙耱法、耕耙耖法等,通过耕作技术的更新改进,土地利用率和农耕生产效率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农耕劳作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农耕理念和纯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也形成了成熟系统地农耕技术和大量的农耕著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在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发展史中,中原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早在

3

…… 此处隐藏580字 ……

( 第三厅、农耕风貌、时令节气)

现在我们来到第三厅,这里向我们展示传统的农耕风貌,让我们了解农事节气。

小农社会的农村,富有规律的农事活动与天然成趣的田园风光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风貌:春天,麦苗青青,菜花黄黄,又有农夫和耕牛在耕耘春播;夏天,荷塘飘着清香,麦田一片金黄,人们在忙着收割;秋天,红枫染山岗,黄叶铺大地,一派秋收景象;冬天,山裹银装,万物尽敛,人畜入室,休养生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华夏子孙,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恪守着仁爱和谐的儒家之道,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先民们不断观察和总结天地间变化的自然现象,依据月亮的阴晴圆缺,万物的荣枯盛衰等,发现了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行规律,积累和掌握了大量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的特点,总结和创造出七十二物候和二十四节气,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发明,为保证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