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内涵释义

时间:2022-11-21 03:08:31 作者:壹号 字数:5201字

文明勤奋严谨求实

——遵化市平安城中学西校校训解读

遵化市平安城中学西校,创建于1956年,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它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前行,藉着永不褪色的信念,秉承“文明、勤奋、严谨、求实”之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形成全面发展,成功激励的办学特色。

五十年薪火相传,厚重的历史积淀凝结深邃的文化特质; 五十年励精图治,平中人开拓创新树立一座座坚实的里程碑。

文明:《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周易》强调:“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一个人的为学修业是以品德的涵养、修炼为前提,随着才学的增长才会更能懂得人生的价值所在。“文明”是思想品德之根本,是人格完善之基本,是人生教育之基础。故《尚书。君陈》有云:“至冶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我校将“文明”臵于首位,将“做人”放在“做学问”之前,一方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德育优先的基本原则;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勤 奋:就是“勤勤恳恳地努力学习”。 韩愈《进学解》: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勤奋 就是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扬帆济世的进取精神,它倡导师生勤于工作和学习,立奋发向上之心志;培养学生铸就坚毅刚强之品格,未来人生知难而上,遇挫不馁,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严谨: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求真务实。古语有云:“博弈之道,贵乎严谨”,可见严谨对事物发展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它要求师生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要有科学严谨的态 度,认真扎实的作风,脚踏实地的精神;反对敷衍塞责、马虎应付的态度和轻率浮躁、急功近利的作风。唯以求真的态度做 踏实的功夫,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一个有科学道德和学 术道德的人。

求实:即追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歌德曾说:“思想活跃而怀着务实的目的去进行最现实的任务,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情。”教育乃“求真务实”的过程,它要求学生以脚踏实地之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励身躬行”的重要性;也要求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师生共同践行成为一种品质、一种精神。

为者常成,行者长至,平中人将校训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笃行实践形成平中的精神内核。

第二则参考:

明德砺志 笃学躬行

一、“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遍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既包含团结协作之义,合乎我校加强素质教育、建设校园文化、无污染校园等精神。明作形容词时,指美好的品德。作动词时可解为修养美好的品德。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为馨。”(明德为馨——真正发出香气的是美德。)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之德。”

…… 此处隐藏0字 ……

二、砺志:“立志”:立定志向。“砺志”:激励心志,集中心力于某种事业。而“砺”语出《山海经〃西出经》“崦嵫之山,苕(若)水出焉,其中多砥 。”郭璞注:“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砺”。本义为磨刀石。又可引申出勉励,磨炼节操与德行之义,可喻兰州二十中学,兰州二十中的每一位教师即是默默奉献的磨刀石,让每一把钝刀(学生)经磨刀石打磨,若新发于硎,挫而弥坚。

三、笃学:“笃”《辞海》中有两个解释①深厚,结实《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②诚笃;忠实。《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综上解释“笃学”即专心好学,笃志不倦,追求卓越之意。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海无涯苦做舟,”“苦”是对“笃学”的又一阐释。“笃学”还符合孔子“生无所息”的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躬行:躬:身体。《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躬胝无胶。”司马贞索隐张楫曰:“躬,体也”,引申为自身;亲自。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才是大用,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求师生在反复的躬亲实践中去开拓、创新。

新校训的特点合乎我校办学理念,涵盖德育、智育、为人生的意义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现代中学校训特征;与我校历年发展中所形成的精神吻合,与我校发展的理念一致;师生适宜,大多数人都明白涵义,而且还能找到相应出处,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