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学习导与练区域地理(练习与答案)—第二部分第15讲 -

时间:2022-11-21 01:21:35 作者:壹号 字数:11476字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部分 第15讲 拉丁美洲

学时:1学时 【知识预览】 一、范围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由于本区都隶属于拉丁语系,所以叫拉丁美洲,包括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二、地形

1、西部: 高原、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有“ ”之称)。 2、东部:平原、高原相间。自北向南:奥里诺科平原、 高原、亚马逊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 的高原)、 平原、毛塔哥尼亚高原。 三、气候

1、特点:湿热

原因:① ,

② ;

2、主要气候类型: 和热带草原气候。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热带:平原地区-气候 ;高原地区-气候比较 ;高山地区- 明显

0

②40S以南安第斯山:西侧 坡—多雨;东侧背风坡— 雨。 四、岛屿

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火地岛 五、巴拿马河

沟通 洋和 洋,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可通航5万吨级的海轮。 六、资源

1、矿产:银(墨西哥高原)、铁(巴西高原)、铜(智利、秘鲁)、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 2、水能:巴西高原上的河流。 3、渔场:秘鲁渔场。

4、生物:①森林(热带雨林)、草原(热带草原);②特有动物:树獭、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5、物产:玉米、花生、可可、咖啡、甘蔗、香蕉、烟草、橡胶 七、居民

1、人种:以印欧 种人为主,占本洲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2、人口分布:稠密区为西印度群岛,巴西 部、阿根廷沿海。 3、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位。 八、经济

都属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种植业占绝对优势;努力发展现代工业;咖啡、蔗糖、香蕉王国;拉丁美洲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玉米。 巴西 一、概况

1、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 2、居民

①人口:拉美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语言:通用葡萄牙语。 ③宗教:多信奉天主教。

④人种:白种人占1/2以上,黑白混血种人占40%。全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巴西高原东部沿海地区。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居世界第二。 4、资源:热带雨林丰富,铁矿、水能丰富。 三、经济

1、农产品:①居世界首位的: 、甘蔗、 、柑橘、 ;②

居世界前列的:大豆、可可、玉米;③大宗出口商品:咖啡、蔗糖、大豆、橘汁。 2、矿产工业 矿产:铁矿

工业:①部门: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②分布:重工业分布在东南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 、里约热内卢地区。 3、能源:水能丰富,与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城市:首都巴西利亚

【课堂漫步】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热带雨林的危机

亚马孙河流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无论森林储量、植物种类和鸟类、淡水鱼等都非常丰富,是人类珍贵的宝库。从这一论点出发,进一步明确热带雨林的破坏,将会导致全球升温,沿海低地面临受海水侵吞的危险,这是全世界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2、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 此处隐藏1465字 ……

一、1、B 2、D 3、B 4、C 5、C 6、D 7、C 8、C 9、C 10、C 11、C

12、 (1)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2)①因安第斯山脉逼近海岸,沙漠不能向东扩展,②受秘鲁寒流影响,沙漠向北延伸

【拓展延伸】 读图分析题 1、(1)巴西 图幅大小相当,巴西所跨的经纬度范围大于印度 (2)C D E B A F (3)灌溉水源不足 技术

(4)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由于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5) ① 因亚马逊河,流域面积广,且该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川径流量大 稀释放用强

(6)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