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电视栏目赏析

时间:2022-11-21 01:03:13 作者:壹号 字数:8247字

考试序列号__77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百家讲坛》栏目赏析

课程名称 电视栏目解析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

年 月 日

《百家讲坛》栏目赏析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从2001年成立之初的收视率几近为零,到现今央视科教频道有口皆碑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走过了一个优秀电视栏目所必须经历的生长、挣扎、成熟、壮大的阶段,它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策略,不仅为其它精品栏目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也是对电视“泛娱乐化”倾向的有力驳斥。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解析一:节目内容知识丰富性、人物的生动性普及了大众的历史知识

《百家讲坛》中于丹讲《论语》,孙立群之春秋时代,王立群解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等都让历史变成样年华,宛如一个女子的青春,虽然隔了几千年的时光桎梏,仍然令人心驰神往,赞叹不已。

相对于历史来说,我们只是站在历史的桥头,眺望昨年的灯火,偶尔有些意兴阑栅而已。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也常常游离在正史和野史之间,让人真伪难辨,《百家讲坛》基本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虽然难免有其主观性。那也是万难假于村言的。

节目横贯了上下无千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那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最重要,最有色彩的时代,它几乎是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的渊薮,几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角色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从王侯将相到贩夫走卒都有机会成为史册上煜煜生辉的人

物。如孙立群老师解读的吕不伟、李斯、秦始皇都是这样的人物。春秋无义战,毕竟,战争是春秋的主旋律,所以和于丹老师有理障无智障孔子,这样的大儒只能受到国王的冷遇和弟子的背叛。

孙立群老师口中叙述的秦始皇,注定要标炳青史的人物,你不得不佩服他为灭楚而付倾国之兵于王剪的勇气,若非有大气魄,大智慧,大勇气,十年灭六国,是不可能,用文才武略来形容秦始皇只能是诋诲。秦始皇无疑是具备了一切开国帝王所应具有的品质,和容纳了时代最需要的特质。以至令后来之汉武,唐宗,宋祖都无法与之并立,更谈不上超越了。

易中天老师说:“三国时代没有我喜欢的人物,只有被神话的人物”。诚然诸葛亮为“智圣”也未能底定天下,光复汉室,有负三顾之约,关羽空为“武圣”,智不过吕蒙,武不敌吕布,甚至连项羽也比不上。曹孟德,周瑜乃一时之俊杰,有史为证,但是由于罗贯中先生的刻意炒作,对其坏印象难以抹灭。

节目在赋予大众各种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赋予了大众评价历史的观点和角度。引人深思。《百家讲坛》节目以其高品质的内容、丰富的节目内涵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使节目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形象得以持续和放大。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空前繁荣,各种炒作,选秀等的现象层出不穷,让人见怪不怪的社会,在这种浮躁欲张之势里,我们似乎更该注重“审美”的培养,更应该去纵深地多元地看待和思考生活和历史,以期消减浮躁,而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甚至广为传播的文化栏目或传播人和文化学者似乎更有引导的责任。

解析二:口语化表达、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个人魅力主讲成为节目品牌的象征

在《百家讲坛》开始在真正注重节目的大众化后,主讲也由“研究文本”到“电视话语”的方式转变。

…… 此处隐藏333字 ……

节目对语言叙述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在“惊世骇俗说细候”这档节目中,采取先讲事后分析的讲述方式,在故事中参加了分析,不断穿插人物命运的悬念,直到演讲的最关键时刻才翻出底牌。类似的改造事例还有很多,在不断的摸索和磨合中,制作者逐渐找到符合电视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的表达方式,并创新地将戏剧、文学、电影、评书等众多艺术门类的结构形式借鉴到演讲中来,极大地丰富了既有的演讲风格和技巧,使得演讲成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继而是轻松而时尚又贴近当下的口语化表达。《百家讲坛》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语言上的突破,用平民化的语言解读艰涩难懂的学术观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语言风格也使一些学者从自身的学术圈跃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学术演讲明星”。时尚语言的运用也很好赢得了许多年轻人心理认同,逐渐培养起一批更年轻更有重视的观众群体。

解析三:借势造势,把大众关注的热点和自身相关联

《百家讲坛》在04年主讲了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清十二帝疑案》,成为节目发展历程上的重要拐点,之前节目的收视率平均只能达到0.1%左右,而电视剧的火爆使得栏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最高时竟达到0.6%左右。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和品牌推广,这种借助外在力来推动节目自身发展的思路使栏目的发展道路豁然开阔起来:1、借助正在热播的影视剧。2、借助社会焦点新闻及文化争议。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刘心武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讲座和红楼选秀相关联。3、借助大众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经典名著的热衷。这些讲座很好的迎合了他们希望全面了解的心理需求,清晰了事情真相,真正把经典为自己所用

《百家讲坛》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品牌栏目应有的生命力,,也为相关的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