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

时间:2022-11-25 12:32:39 作者:壹号 字数:10252字

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让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以便捷的方式、通畅的渠道进入消费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体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国初步建立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机制和平台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日前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机制和相关服务平台,形成了以国际促销为重点,以网络展示为先导,以公益广告为补充,国际与国内促销相结合、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体系,对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开放农产品市场做出了许多承诺,包括降低关税、取消不符合WTO规则的非关税措施、停止使用出口补贴等。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巩固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核心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农业部组织开展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量促销服务活动。2005年,农业部主办或支持举办的农产品促销活动主要包括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农产品国内市场促销活动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等三大类共31个项目。据不完全统计,31个项目共涉及全国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近4300家,签订合同金额520亿元,意向性协议金额超过542亿元。 来自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资料显示,2006年,农业部将在国内筹备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农业展会26个,支持地方举办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展会34个,统一组团出国参加国际性农业展会17个。主要包括精心筹备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三大国际性农产品展会;组织开展全国油料油脂交易博览会等优势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继续支持如山东寿光蔬菜博览会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交易活动;组团参加布鲁塞尔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国际性农业博览会;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信息网的网上展厅,使上网展示企业数达到4000家以上,展示产品6000种以上,树立优质安全品牌形象。

此外,商务部已于近期在全国部署实施“双百市场工程”。该项工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商务部确定的“双百市场工程”三年目标是:从2006年起,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以及重点市场、重点企业示范带动,力争完成全国一半左右(约20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使农产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流通环节损耗大幅减少;全国约300家大型农产品 流通企业经超市销售农产品的比例达到30%以上,使更多优势农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 ——农产品营销及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浙江省委主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鸿道在今年两会期间的大会发言中认为,我国当前农产品营销及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

…… 此处隐藏797字 ……

——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体系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徐鸿道认为,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与“卖出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有关专家为此建议:

一是尽快制定农产品交易法规。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农产品交易法规(草案),经法定程序通过后,依法规范农产品交易行为。

二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与营销联结中的主体作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相关扶持政策,从生产要素、服务和法律上给予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特别是要重视生产与销售环节的连贯衔接,创新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多样化的利益联接机制,充分调动农户、基地、企业、经纪人、市场等各方的积极性;在利益分配方式上实行双向或多方的相互依赖和支撑,不断巩固和完善已建立的原料买断、订单收购、保护价收购、委托种植等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合同履约率。开展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产品营销理论的培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市场营销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WTO和参与国内外竞争。

三是提升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的档次和功能。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开展电子统一结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引导农产品的分级分类、标识跟踪销售和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作用,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档次和功能。培育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导批发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按建立现代流通方式和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努力构建以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送为中心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市场流通体系。

四是实施“产品品牌推进工程”,高竞争力。实施“产品品牌推进工程”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各地应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出阶段性争创品牌目标规划,制订激励扶持政策,培植主导产和拳头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实行规模化生产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引导企业做好质量基础管理工作,建设一批标准化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做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指导和协调,尤其在生产标准制定、品牌认证、品牌宣传、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好服务,延长品牌农产品的产业链,以品牌为纽带,促进资源向品牌农产品和现代龙头企业聚集,使其培育成具有带动能力、辐射面广、竞争优势强的国际知名农业品牌。

五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为农民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挖掘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真正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建议政府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各项支农资金中,加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对欠发达地区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在村级设立信息站,实现网络“村村通”,为农民上网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