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

时间:2022-11-25 11:39:38 作者:壹号 字数:8803字

第十二章 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雄踞北太平洋西侧,大陆岸线总长度达18×103km之多。邻近海域陆架宽阔,地形复杂,纵跨温带、副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四季交替明显,沿岸径流多变,因而具有独特的区域海洋学特征。 12.1 自然环境概况

12.1.1地理位置、区划和岸线

中国近海依传统分为四个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前苏联的一些海洋学家,主张将中国近海分为两大海区即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前者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后者即为南海。日本以及西方的一些海洋学家所称的“东中国海”(EastChinaSea),则通常仅是指东海而言。我们依习惯提法,仍将中国近海分为四个海区。

一、渤海

渤海是中国内海。是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型的一个浅海。它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沟通;其北、西、南三面均被陆地所包围,即分别邻接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渤海海峡北起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角(老铁山头),南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角(登州头),宽度约106km。

渤海的形状大致呈三角形,凸出的三个角分别对应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北面的辽东湾,位于长兴岛与秦皇岛连线以北。西边的渤海湾和南边的莱州湾,则由黄河三角洲分隔开来。

渤海的总面积为7.7×104km2,东北至西南的纵长约555km,东西向的宽度为346km,海区平均水深仅18m,最深处也只有83m,位于老铁山水道西侧。

渤海沿岸以粉砂淤泥质海岸占优势,尤以渤海湾与莱州湾为最。黄河口附近的三角洲海岸,则是比较典型的扇状三角洲海岸。辽东半岛西岸盖平以南,小凌河至北戴河,鲁北沿岸虎头崖至蓬莱角等几段,属于基岩沙砾质海岸。

二、黄海

黄海是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因古黄河在江苏北部入海时,携运大量泥沙而来,使水色呈黄褐色,从而得名。

黄海北界辽宁,西傍山东、江苏,东邻朝鲜、韩国,西北边经渤海海峡与渤海沟通,南面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东海相接,东南面至济州海峡

习惯上又常将黄海分为南、北二部分,其间以山东半岛的成山角(成山头)至朝鲜半岛的长山(串)一线为界。北黄海的形状近似为一椭圆形,南黄海则可大致视为六边形。北黄海东北部有西朝鲜湾,南黄海西侧有胶州湾和海州湾,东岸较重要的海湾有江华湾等。

黄海的面积比渤海大得多,仅北黄海就有7.13×104km2,已可与渤海相比拟;南黄海的面积更大,为30.9×104km2,比渤海大3倍多。北黄海平均水深38m,南黄海平均水深46m,整个黄海总平均水深44m。最深处140m,位于济州岛北侧。

黄海海岸类型复杂。沿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多为基岩沙砾质海岸或港湾式沙质海岸。苏北沿岸至长江口以北以及鸭绿江口附近,则为粉砂淤泥质海岸。

三、东海

东海位于中国岸线中部的东方,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东海西有广阔的大陆架,东有深海槽,故兼有浅海和深海的特征。

东海西邻上海市和浙江、福建二省,北界是启东嘴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东北部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分界线一般取为济州岛东端—五岛列岛—长崎半岛野母崎角的连线。东面以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岛连线为界,与太平洋相邻接。南界至台湾海峡的南端。台湾海峡的北界是福建省海潭岛至台湾省富贵角的连线,宽约172km。南界宽约370km,其东端止于台湾省南端的猫鼻头,西端起于闽粤两省交界线,亦有谓起自南澳岛或东山岛。海峡南北长约333km,面积约7.7×104km2。

东海的总面积为77×104km2,相当于黄海的2倍,渤海的10倍。平均水深为370m,最深可达2719m,位于台湾省东北方的冲绳海槽中。

…… 此处隐藏814字 ……

渤海海峡 因有庙岛群岛散布其中,将海峡分为8个主要水道。其中以最北面的老铁山水道最宽(44.5km)、最深(水深50~65m,最深处83m),是黄海水进

入渤海的主要通道。由于束水流急,海底冲刷成“U”形深槽。潮流流出老铁山水道西北深槽之后,水流分散,流速减小,于是在深槽末端形成六道指状的水下沙脊,通称“辽东浅滩”。其表面沉积为分选良好的细沙。

辽东湾 是处于两大断裂之间的一个地堑型的拗陷,中部地势平坦,平均水深不到30m,最大水深32m。河口之外,大多有水下三角洲。由于古辽河河谷沉溺于海底,形成了一条长约180km的水下谷地。湾内沉积物以粗粉砂和细砂为主,见图12-1。

渤海湾和莱州湾 是两个凹陷区,地形均平缓而单调。黄河口外有巨大的水下三角洲发育,因黄河平均每年输沙108t以上,使河口沙嘴每年平均向外延伸2.5km。渤海湾水深一般小于20m,北部深水区,可达30m;有一条因潮波作用而形成的水下谷地;沉积物以软泥(粉砂和粘土质)为主。莱州湾绝大部分水深小于10m,最深仅为18m;沉积物以粉沙质占优势;东北部有大片沙质浅滩与沿岸沙嘴。

中央海盆 是一个近似三角形的海盆,北窄而南宽;水深20~40m,为地堑型凹陷;盆地中心沉积物为分选良好的细沙。

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第四纪的沉积厚度约300~500m。地壳厚度,中部为29km,向四周增加,可达31~34km。中生代之后,几经沉降、断裂、海侵、沉积与上升,才形成了现代的渤海。 二、黄海

海底地势比东海和南海平坦,但地貌形态却比渤海复杂。最突出的特征有黄海槽、潮流脊和水下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