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落花生》教学案例

时间:2022-11-20 20:22:55 作者:壹号 字数:11531字

篇一:《落花生》教学案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初步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好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落花生》,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师:那你们认为作者围绕落花生重点写的是什么呢?

生:谈花生

师:是啊,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的时间,可是在这里作者只

用了一段话来概括,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也就是说谈花生这部分是详写,其他的都是略写。好,我们先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师:你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 (生读,思考)

师:哪些词向我们交代了“种花生”的经过呢?

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师:找得真准确,那么这些词语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生:不能颠倒,因为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师:是啊,这是“种花生”。几个月后,当花生收获了,我们姐弟几个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呢?

生:很高兴,因为花生收获了,所以他们都很高兴。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居然,“居然” 是出乎意料的意思。我从居然看出我们姐弟几个都很惊喜,很高兴,因为收获花生出乎我们姐弟几个的预料。

师(小结):说的真好。大家想想,在一片荒地上,在我们姐弟几个小孩子的侍弄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兴奋的事啊。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读出惊喜之情来。

????

师: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收获节,

而且还把父亲请来了。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论了花生的好处。那么花生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15自然段,想想花生的好处有哪些? (课件出示父亲和我们姐弟几个的对话)

师:我们来分角色读读父亲和我们姐弟几个的对话?(师生练习对话) 师:听了我们这番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花生味美,而且可以榨油。

生:花生价钱便宜,谁都喜欢吃

师:除了课文里提到的这些好处,你们还知道花生还有哪些好处呢?从生活当中了解到的,谁来说说?

生:花生可以补血。

生:花生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当补品。

????

师:是啊,花生的好处真是多。可是父亲说的和我们说的都不一样。父亲怎么说呢?大家自己读读父亲这段话。 (课件出示,生自由读)

师:在这段话中父亲花生,还提到了什么东西呢?

生:还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

师:谈花生就谈花生,为什么还提桃子、石榴、苹果呢? 生:提“桃子、石榴、苹果”是为了作对比。

师:既然进行了对比,就一定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有各自的生长特点。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这段内容,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它们的生长特点。 (生默读找不同之处)

师:谁来说说“花生”有什么生长特点?(课件出示表格)

生:花生是埋在地里的,“矮矮地长在地上”这是它的外表特点,它给人的印象是“挖出来才知道”。

师:矮矮地长在地上,必须挖出来才知道,大家都是这么画的吗? 生:是!

师:那“桃子、石榴、苹果”呢?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

生:它们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树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 慕之心。 (完成表格)

师:通过这个表格,我们知道它们都有各自的生长特点。我们来看一看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的、高高地挂在树上。多么诱人多么漂亮!而花生呢?埋在地下,矮矮的,普普通通的。它们的这些生长特点经过对比可以用一个词来说,那可真是——

生:截然不同。

生:天然之别。 (分层朗读)

师:课文学习到这,你觉得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生:不注重外表,追求内在美。

生:默默奉献。

生:不图虚名。 (板书: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 此处隐藏1594字 ……

巧问妙引 彰显个性

——《落花生》教学案例及反思

淮上实验小学

张红芳

篇三:《落花生》教学案例分析

《落花生》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教《落花生》,让学生画果实,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然后对比花生,突出“默默无闻”。

【分析】:这是一种误导!画什么,未必就能突出“默默无闻”;而且这么比,赞扬了默默无闻,那就是贬低个性张扬。难道别的果实就不如落花生?画不如改为议、说或别的方式,不一定画了才能体验,也不要为了所谓综合性学习活动而画。必要的时候才用,用了就要有实效。教是引导步步深入,学生选择有的放矢,各自锁定钟情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反映着学生的学习要求;或联系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选择,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