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

时间:2023-08-29 16:37:06 作者:天下 字数:9154字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通用5篇

端午节是一个聚会的节日,许多人会回家与家人聚会共度佳节。端午节一同也是一个希望完结的节日,人们信任在端午节期间,请求愿望能够得到完结。这儿给咱们共享一些关于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供咱们参阅学习。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篇1)

活动规划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会我国民间节日特有的神韵,开始了解节日的风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意,感触我国的社会文明,咱们参议规划了本次活动。

活动方针

1、会说“端午节”的称号,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会节日的高兴。

活动预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进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叙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学生开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作业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听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身,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风俗沿用,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颜色。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晚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同学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称号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同学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向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风俗以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维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一同共享端午节的食物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学生与家长一同制造香包

2、学生彼此赠送香包,斗胆向伙伴说一句祝愿的话。

四、活动完毕。

在此,仅代表校园的整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同学们节日高兴,合家幸福!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篇2)

一、活动方针: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我国的传统文明感兴趣,发生开始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一)常识共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赏识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发生敬重之情 。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头坐着划船手;中心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合座。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风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合座。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山君。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着手操作

各班展开包粽子,制造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进艾草和菖蒲。陈设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造荷包、五彩线、和制造粽子的材料;粘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览角:粘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学生认读。

(五)家长作业:

1、和同学一同搜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材料,向同学叙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同学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同学一同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导;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一年级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美篇(篇3)

活动方针

1、了解端午节的称号、来历和有关风俗,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会我国民间节意图神韵。

活动预备

1、学生现已开始了解我国阴历记年的办法。

2、学生用书:《高兴端午节》。

活动进程

1、学生彼此沟通,开始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日是什么日子?

学生和伙伴沟通。

请单个学生在全班面前表述,要点引导学生表述端午节的时刻。

教师和学生一同小结:端午节是我国阴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 此处隐藏984字 ……

指导语:

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留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办法来留念屈原的?

③假设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说,你会怎样做?(教育学生爱惜生命,以活跃的.方法解决问题。)

3、拓宽沟通: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

教育反思

端午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学生来说,还比较生疏。本活动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论题。接着经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最终经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触赛龙舟时的严重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关于学生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发生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可是讲堂作用来看,学生关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迷糊。可是对故事的大致思维仍是有必定的感触。学生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物――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学生仍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仍是需求再加强改善。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