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哲学新论

时间:2022-11-22 11:58:43 作者:壹号 字数:4594字

道教哲学新论

…… 此处隐藏0字 ……

詹石窗

中国古时候有一句老话叫做“文以载道”。所谓“文”就是文化典籍,“道”就是自然宇宙与人生社会存在与变迁的义理。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经典文献不是一种摆设或者门面的装潢,而是运载“道”的形式。作为人对自然宇宙与社会认识的思想结晶,“道”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种表达的历史延续就成为经典文献。中国历来重视经典的传承与研究,不论是儒家、佛教还是道教都是如此。

道门中人编纂那么多的经典文献是干什么用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传播修道成仙的义理和方法。道教义理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包含哲学思想。研究道教哲学思想,这是我们把握道教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道教哲学概念内涵透析

什么是道教哲学呢?王明先生认为:道教哲学是“产生于中国东汉晚期的一种以神秘化了的‘道’为宇宙本原的宗教哲学。它把道家的‘道’予以神学的阐释,结合儒学,融合佛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①]王明先生还对道教哲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说明,他从三个方面说明道教哲学的内涵,首先是道教的哲学思想,王明先生认为道教哲学思想体系是由东晋葛洪奠定的,在这个部分里,王明先生侧重阐述了葛洪对“玄”与“道”的看法;其次是道教的道德观,王明先生罗列了道教的许多戒律,指出这些戒律体现着维护神学尊严和社会纲常秩序的永恒性。复次,关于佛道理论的斗争与融合。王明先生追溯了东汉以来佛道关系史,意在阐明道教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与发展过程。不久之后,王明先生还在《求索》上发表了《谈谈道教哲学的范畴》一文[②],在这篇文章中,王明先生指出道教哲学的范畴是各种各样的,有道教独创的,有原来就存在但由道教赋予新意的,他通过“混元”、“承负”、“道”、“有无”、“动静”、“六情”这几个主要范畴的分析,以明道教哲学范畴形成的复杂情况。

1995年,胡孚琛编《中华道教大辞典》的时候也列了道教哲学的条目,胡孚琛指出道教哲学是道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它本身是由先秦的老、庄、杨、列道家哲学演化而来的。胡孚琛认为,道教哲学实际上是道家黄老之学的方术化和宗教化,道家哲学先方术化为可模拟、可修炼、可体得的实践哲学;另外,道教哲学又是道家哲学的宗教化或神化;同时,道家哲学还是一种自然哲学。胡孚琛虽然不是为道教哲学下定义,但却力图说明道教哲学的思想渊源、基本特色和主要助成部分。

1997年,卢国龙著《道教哲学》一书,他在《导论》中指出:“道教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传统哲学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人类一大文明体系的理论性凝结,有其独特的思想主题,而道教则是推阐这个思想主题的一种理论形态,同时也是致思于这个主题的一段探索历程。”[③]卢国龙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上来认知道教哲学,这可以为理清道教哲学产生的大背景开拓视野,同时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之中认清道家哲学的历史地位;不过,卢国龙并没有明确地说明道教哲学的定义。

2000年,吕鹏志在他的《道教哲学·导论》中试图从逻辑学下定义的原则来解释道教哲学的内涵,他继承了王明先生关于道教哲学是一种宗教哲学的看法,并且加以发挥。他指出:“为了使道教哲学的研究得以深入开展,首先应该为这一学科正名,使其内涵和外延都有明确的规定。从逻辑学的观点来看,道教哲学就像基督教哲学、佛教哲学、伊斯兰教哲学等一样,都是‘宗教哲学’这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符合逻辑的定义应该是属加种差的定义,因此道教哲学这个概念的意义应由其属概念‘宗教哲学’来决定。”[④]显然,吕鹏志是力图从逻辑学下定义的角度来解释道教哲学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其用意很好的,但我不得不指出其中一个小小的错误,他把什么是种概念什么是属概念弄颠倒了,就“道教哲学”与“宗教哲学”这两个概念而言,前者是隶属于宗教哲学的,因此是属概念,而后者是包括道教哲学在内的,故而是种概念。尽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