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2022-11-22 09:59:39 作者:壹号 字数:2365字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所以 这篇论文

你可以首先谈“是什么”

第一部分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可以参考基本著作 列上去(自己到图书馆查阅《中国文化概论》等相关书籍)

可以分类 举例

第二部分可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部分就说说“怎么做” 从行动上如何如何 意义影响怎样

[[[[[[[[[[[[[[[[[[[[[[[[[[[[[[[[[[[[[[

以下是对北大、清华和人大三大名门校俯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

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

“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分量。

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

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

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

却高达48%。

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

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

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

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

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

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

…… 此处隐藏0字 ……

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

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

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

的。”

对传统的认同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