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和实务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

时间:2022-11-21 05:05:47 作者:壹号 字数:14985字

WORD格式可编辑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配套教材: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赵登峰 江虹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南北贸易 2、外部 3、产业内 4、历史或偶然 5、产品生命周期 6、收入水平 7、林德 8、贸易模式 9、对外贸易乘数

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自由贸易政策 12、《综合贸易法》 13、进口替代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 15、规模经济 16、最优关税 17、知识产权保护 18、大 低 19、先发优势

20、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2、劳动密集型 23、战略性贸易理论 24、竞争效率 25、政府干预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WORD格式可编辑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D

四、问答题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内贸易是怎么发生的? 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

(一) 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

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 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

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式。

(三)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

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 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

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有:

(一) 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

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

(二) 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同类

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三) 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

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范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 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根据产品

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出口那些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技术比较成熟的工业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五)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

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

(一) 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6.C 7.C 8.A 9.A 10.D 11.D 12.D 13.B 14.D 15.B 16.C 17.C 18.A 19.A 20.D 21.D 22.D 23.A 24.B 25.B 26.D 27.B 28.C 29.C 30.A WORD格式可编辑

效率的原因,他认为产业聚集的效率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业化设备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第二,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余劳动力市场的共享。第三,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

(二)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

(三)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行业集中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和共享商业中心的便利;可以降低

消费者的寻找成本,刺激行业总需求。

…… 此处隐藏2817字 ……

政策是次优选择。

11、请尝试用供给需求模型解释进口大国设置最优关税的福利效应。 答: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也叫最优关税。如图:

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它主要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的对比。净福利=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税收收入,也就是图4.2(a)的a-(a+b+c+d)+(c+e)=e-(b+d)。当e>b+d时,征收关税能使该大国的福利增加,当e<b+d时,征税会使该国福利减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