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2-11-20 22:45:06 作者:壹号 字数:15616字

第一单元 认识除法

单元教时: 6 单元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际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习惯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单元知能结构:

1、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 2、 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怎样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来体会平均分的这些特点,并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是分一分这部分的教学重点,因为知道了平均的过程和结果,才有利于了解除法的含义。

3、 认识除法部分,学生对平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以后,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学科渗透点:

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理解除法含义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言语交流,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理解生活中的公平。

平均分(1) 课时教学目标:

1、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 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具准备:小棒、圆片、教学挂图等。 课堂作业:第2页想想做做第2、3题。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故事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蔬菜王国里可热闹啦!国王派手下买来了许多桃子,可是,那么多客人,加上王国里那么多成员,该怎么来分这些桃子才合适呢?客人中飞出来一个小精灵,它是蜜蜂公主,它对大伙儿说:伙伴们,我想和大家来做个游戏,相信大家会明白该怎么分桃子了。听说可以做游戏,大家可高兴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它建议的是什么游戏?想做吗?

出示教材第1页的题目:把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动手操作

谈话鼓励学生用几种不同的分法。 2、 汇报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法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你从这些分法中发现了什么?(每份分得一样多的很公平) 3、 认识平均分

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份2个或每份3个的分法,说明;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观察插图,再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 小结评价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以鼓励表扬为主。 4、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出示试一试,鼓励学生自己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分完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分的。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两种不同的分法,均作出肯定评价,说明都是平均分。 5、 探求平均分的第一种方法

谈话引入例2的学习:现在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猴妈妈种的桃树也结果了,小朋友们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如果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出示例2的填空题,让学生试着在小组里合作分一分,再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只小猴。像这样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 第2页试一试

教师说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看懂上面一题的图,弄清是怎样圈的,继续照样子圈一圈再填空,然后依照上一题的方法做下面一题。

完成后同桌交流,对有困难的,教师巡视时进行指导或鼓励学生质疑。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说明题目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分一分,并完成填空。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总结

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作评价总结。 作业反馈及补缺

教后一得

平均分(2) 课时教学目标:

…… 此处隐藏2801字 ……

4、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做想想做做第1、2题。

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括号内填什么数,这个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最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填写出来的除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作业反馈及补缺

教后一得

认识除法(2) 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能根据分的过程或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提示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理解除法含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作业:第10页“想想做做”第6、7、8题。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谈话导入,揭示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