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作文

时间:2022-11-22 18:06:52 作者:壹号 字数:24237字

篇一:体验生活 轻松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体验生活 轻松作文

作者:许秀玲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借鉴。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生活,写出精彩感悟;捕捉时机,尝试激情写作。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用真情表现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生活 体验 作文

陶行知先生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作文生活化教学首先是源于我们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思考。“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借鉴。

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作文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进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悟中写出精彩的生活。

一、捕捉时机,尝试激情写作

在生活中,永远会有新奇的事物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点滴灵感,尝试激情写作,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诉真情”。

如语文课前,徐韫仪跟全班学生分享了一篇《新黑马阅读》上的文章《通古斯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的疑问激起了每位学生的兴趣!看学生那么来精神,干脆语文课再牺牲些时间,让学生来谈谈“你所知道的世界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吧?”

有的学生向同学们讲述了玛雅文明灭亡之谜;有的学生谈了埃及金字塔里蕴藏着比现在还先进的天文、科学知识,金字塔怀疑为外星人所建;还有的讲到了魔鬼三角——百慕大三角,经常有飞机轮船在这里失事……

当刘雪莲站起来说:“死海里没有鱼儿能够存活,科学家至今都没解开这个谜!”我笑着说:“是这样吗?”扫视学生,没有一只手举起来,“其实这个谜早就有答案了!死海是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由于湖里富含有盐份,所以鱼儿和其他水生物都难以生存。人们就称它为“死海”。死海还有?死海不死?之称——因为即便是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死海里也会浮在水面

篇二:生活小体验(600字)作文

…… 此处隐藏5401字 ……

我们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作文首先从学生兴趣入手。翻开我过去的日记本,在回忆中徜徉时,也会被文章中稚嫩的插图所吸引,这也是我乐趣的所在。如今我的学生也愿意把作文和画画联系在一起,每一篇作文的后面都插入一幅鲜活的画,所画的画都与作文的内容有关,如写妈妈,有的就画妈妈做家务;写秋天,有的就画一片鲜红的枫叶;写动物的就画一只只简单活泼的卡通小形象。栩栩如生的图画让你感到不是作文而是艺术作品。每每看到学生翻开文章独自陶醉时,我想写作兴趣已悄然在学生心中萌芽。学生的画也是在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只不过把文字的转化成了直观的事物了。我们强调语文的整合与实践,那么既作文又画画为什么不可以呢?

三、探中升华

提起研究性学习大家都感兴趣,但把研究性学习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还是举步维艰,所谓研究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提炼。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写不出来那么多有感性的作品来,那就是读书少、实践少、知识少、阅历少。写“研究性作文”就得要求学生广泛地去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感性得到升华,知识得到丰富。例如我曾给学生出过这样的文题《我看家乡新变化》,这篇作文看似简单,写好不容易。多数孩子是以自己的视角来写的,来自于直接的观察,如公园、学校、街道。可有一部分学生不是这样,他们经过了调查(如问爸爸、老师)、阅读(家乡年鉴)、考察(如去工厂、机关),

他们把收集来的信息分析、比较、整理,写出了富有深层次的作品来了,他们不仅写出有那些变化,还写出了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及理想愿望等。探究性作文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写出一篇生动有价值的文章,而在于动手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这才是学生所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四、评中领悟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评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契可夫是这样指出的:“写作的技巧,其实井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可见评改作文的重要性。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自评、互评的方式。

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后,先进行自评:一是看文章格式是否正确;二是看文章中有无错别字;三是看语句是否通顺;四看段落是否清晰。然后再进行互评。同学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补充,互相更正。这时的学生评文难免参差不齐,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教师也可提出相关要求提示学生,如划出文章优美的句子,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文章重点表达了什么情感,选取的事例是否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相互评改作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此项训练由低到高循序渐近进行,学生在评改别人的文章中领悟了与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