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

时间:2022-11-21 04:05:18 作者:壹号 字数:43738字

篇一: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2、 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领悟命题作文的要点,把握命题作文的写法

一、命题作文应对策略

1、 揣摩题目中的暗示

题目中的暗示包含中心的暗示、选材的暗示、基本内容的暗示、重点的暗示。

例1 “在尝试中成长”

分析:

(1)中心的暗示: “成长”是本文着力表现的中心。“成长”一词理解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文章中心是否偏离。即精神、能力、智慧等的积极地变化;

(2)选材的暗示:“尝试”是突破口,什么尝试?什么叫尝试?回到了这个问题,就知道了写作的材料是可以很广泛的:精神上,某个方面的第一次感悟;生活里,某一个事件的第一次经历、第一次尝试;学习上,第一次的突破??可以说,选材上是特别广泛的

(3)基本内容的暗示:尝试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成长,提升了什么能力,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谁在尝试?这些在文题中都有暗示。必须是自己的、积极地尝试,内容上要求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4)重点的暗示:“在尝试中”规定了写作的重点应该是尝试,事件应当具体,“成长”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是顿悟,强调写作的过程中应该侧重自己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写出变化,所以, “尝试”和“变化”应该是这次作文的重点。也就是说在写作过程中,事件的每个发展阶段中应该有“成长”体现其中;

例2“因你而精彩”

分析:

(1)中心的暗示:对“你”的赞颂;

(2)选材的暗示:“你”是突破口,古今中外、人事物情、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只要能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均可入围;

(3)基本内容的暗示:你是谁或什么,你怎么了或者说你有什么不寻常处,带来了怎样的精彩、感悟。

(4)重点的暗示:你怎么了或者说你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带来了怎样的精彩,这才是文章中写作的重点,这一点写好了,文章也就成功了。

练习

【2011陕西】想看见你的美

试着从四个暗示的角度分析,看写作的重点在哪里。(谁?想看见?你?笑?)

2、 审清文题中的修饰语

题目中有一些修饰语,对作文有具体的要求,这也需要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加以注意 例“可喜的变化”

分析:文题中“可喜”二字对 “变化”起了限制的作用。其实,“变化”有两种,既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变化,此文修饰语规定了必须写好的变化。文中还要用富有表现力的材料写出变化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写变化后的情景,对比中强调后者,才能突出“可喜”之处。另外,文章还应有适当的议论,以便点出“可喜”的深刻内涵。

练习(二选一)

(2011·上海市)命题作文:悄悄地提醒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写一篇文章。 (2011·浙江台州*)以“身后的目光”为题目..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3、审清题目的限定词

在一些中考命题作文中,会出现一些限定词,但是在写作中很多人不注意,往往会导致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例1“那是一首诗” (2011·广东佛山)“每天都是一首诗”

分析:

“一首”点明文章中应该是一个事件或者说是一个彼此有联系,能够和在一起的事件,决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写成几个片段,只照应主题,缺乏联系,导致变成那是“几首诗”。

例2“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分析:

“一切”很容易被忽略掉,那么什么是 “一切”呢?怎样表现“一切”呢?至少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才能被称为“一切”,比如学习和生活,比如学校、家庭、社会,比如物质和精神??

练习(2011·江苏南通)

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审清题目前面的引导词

命题作文前的引导词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引导词?其实,引导词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习作思路的方式,因此,审清引导词,然后和自己所审题所发现的信息互相印证,就能知道,命题作文该写些什么。

例1:第一次月考作文引导词

…… 此处隐藏11113字 ……

(2)题目中?也?意味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语文课,命题者的意图是让我们写

自然、生活中的?语文课?,同时必须要体现出与常规的语文课的不同。

六.展示文题,写作指导

1.展示文题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合作交流

3.教师点拨:

(1)审读提示语:首先?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却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提示语为作文设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