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时间:2022-11-21 01:33:19 作者:壹号 字数:15682字

篇一: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图文并茂的资料

三年级上册经典诵读目录

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

【总 叙】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 维(唐)

【入则孝】 — 诚敬篇

3 望天门山 ?????????? 李 白(唐)

【入则孝】 -- 孝养篇

4 夜书所见 ?????????? 叶绍翁(南宋)

【入则孝】 -- 慎独篇

5 游山西村???????????陆 游(南宋)

【入则孝】 -- 体贴篇

6 小儿垂钓???????????胡令能(唐)

【入则孝】 -- 尊重篇

7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 轼(宋)

【入则孝】 -- 敬老篇

8 绝 句 ?????????? 杜 甫(唐)

【入则孝】 – 尽孝篇

9 庆申正月游齐安???????王安石(北宋) 1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南宋) 11 三月晦日偶题????????秦 观(北宋) 12 登快阁 ??????????黄庭坚(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lílí yuán shàng cǎo

离 离 原 上草 ,

yí suì yì kūr?ng

一 岁 一 枯荣 。

yě huǒ shāobú jìn

野 火 烧不尽 ,

chūn fēng chuī y?u shēng

春 风 吹 又生。

平原上繁茂的野草,每年枯萎、繁盛一次。野火烧不尽它,遇到春风吹拂它又生长起来。

远处的芳草蔓延到古代留下的道路上,阳光照耀下的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边远的城市。又一次送朋友远去,心中充满象茂草一样的离别情意。

【总 叙】

di zǐ guī shang r?n xùn 弟 子 规 , 圣 人训 , shǒuxiàotìcì jǐn xìn 首 孝 悌, 次 谨 信. fàn ài zh?ng ?r qīn r?n 泛 爱 众 , 而 亲 仁. yǒu yú lìz?xu? w?n 有余 力 , 则学文。

“弟子” 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

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

篇二: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大学》导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dàxu?zhīdàozàimínɡmínɡd?zàiqīnmín 大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亲 民 , zàizhǐyúzhìshànzhīzhǐ?rh?uyǒudìnɡdìnɡ?rh?u 在 止 于 至 善 。 知 止 而 后 有 定 , 定 而 后 n?nɡjìnɡjìnɡ?rh?un?nɡānān?rh?un?nɡlǜlǜ 能 静 , 静 而 后 能 安 , 安 而 后 能 虑 , 虑 ?rh?un?nɡd?wùyǒuběnm?shìyǒuzhōnɡshǐzhī 而 后 能 得 。 物 有 本 末 , 事 有 终 始 , 知 suǒxiānh?uz?jìndàoyǐ 所 先 后 , 则 近 道 矣 。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ɡǔzhīyùmínɡmínɡd?yútiānxiàzhěxiānzhìqí2.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 , 先 治 其

…… 此处隐藏3150字 ……

1、每天利用早读课和课外活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每天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每周三节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或建立扑克牌式的经典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粘贴关于国学经典的图文或出有关内容的黑板报 。

5、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六、检查评比

将不定期对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

总之,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要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通过努力,让每一位学生读经古今,明世理,谋大志,做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