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车站观后感

时间:2022-11-20 00:09:47 作者:壹号 字数:31610字

篇一:中央车站观后感

《中央车站》影评

这是一个寻找的故事,约书亚寻找自己的父亲,朵拉也在寻找自己心灵中的那个父亲,一个埋藏的心灵深处的善良与美好。而在寻找的这段过程之中,在广袤的南美、嘈杂的都市和凋敝的乡村中,朵拉和约书亚——其实很难分得清到底谁是谁的救赎者!

这部电影所展示的是一些底层的人的生活状态,包括朵拉和约书亚。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朵拉每日替人写信,写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一封信一块钱,如果帮你寄的话,她才能拿到两块钱。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女人、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屋里只有一台很破烂的电视机,而每日还要挤那样恐怖的车去工作。你实在不能指望在这样的生活中,她还能非常慈爱地对待一切,那是不可能的。她可以为了一个电视机而把约书亚买掉,也可以尽情嘲笑那些写信的人,甚至不把那些信寄出去。而当朵拉最终决定带约书亚去找他的父亲时,这必然是一种灵魂的苏醒。

在片中,约书亚的父亲是耶稣,两个哥哥分别是以利亚和摩西,这些名字都源自《圣经》。上帝晓谕摩西的助手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方去。”其实影片里讲述的也许真的是一个救赎的故事。片子中的耶稣对于朵拉来说,最终的形象也从约书亚的父亲,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耶稣;而朵拉在寻找耶稣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自我救赎。

在我看来,朵拉和约书亚都不是讨人喜欢的角色,朵拉的自私自利,约书亚的毫不领情。但有时候想想,我们之所以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们也有一样的不足。其实对于朵拉和约书亚来说,救赎似乎是件太过遥远的事情了。他们想做的只是生活,生活下去、好好地生活。就算在社会的底层,他们依旧努力在生活。电影是一种艺术的东西,有时候它甚至会变得太过于艺术。但中央车站中的朵拉和约书亚——他们却很真实,真实的就像是生活在我们周边的人,真实的就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本该是一篇很悲伤的电影,主角们生活的异常艰辛,环境困苦。约书亚没见过父亲,母亲又车祸去世,朵拉一开始还把他卖给了器官贩子。一个少年只是因为偷窃了一点东西就在围观下被公然打死在铁轨上,血的力量总是能让人在下意识的回归真实的人性。朵拉是个孤独的老女人,就算是在送约书亚找父亲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包括失之交臂的虚幻爱情。

但无可否认,这部电影从头至尾充满着温情,一个一个口述着自己感情的人,总是带着期待希望得到回音,因为信寄去远方,对方会收到,也许能回应自己,也许能够回来。而孤独的朵拉,她和约书亚一样,期待着回家,家是最大的避风港。我一直不能忘记,当车子到了一个站时。朵拉几乎把所有的钱放进了孩子的书包里,并且把一部分钱给了司机,让他照顾一下孩子,把他护送到站。剩下的钱,她自己买了一张车票回家。可是约书亚没有跟着汽车走,他下了车,并且忘了带车包。而当朵拉想起要回家时,车已经开出了,钱也不能退回来了。朵拉和约书亚就这样没有分文地塔上了寻找父亲的路。

为了回家,一路上需要多大的努力,永远不放弃,为了找到自己爱的家人,这样

的心情在每个人的心中延深。中央车站,对于约书亚来说是个起点,对于朵拉来说是终点。人们总是在不停地走着,走在路上,走在拥挤的城市中,或许偶尔擦肩而过,或许曾经互相注视过,但是一转身留下的只是匆忙的背影。家,是人们永远向往的地方,而家人更是永远搁在心里的一丝希望。

约书亚说过朵拉连口红都不涂,当朵拉期盼着将自己的下半生交付给一位司机,正好看见别人在涂口红。她问人借了口红,打扮了一下出来。可惜望着远去车影,朵拉悲伤的哭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每个人期盼着最美好的东西。这么一个插曲,美好的梦想破灭了。人们在逃避,逃避责任,逃避感情。萍水相逢,我讨厌这个词语,淡淡得留下的是遗憾。约书亚安慰了朵拉,他说朵拉涂了口红很好看。这时候约书亚已经不是那个总是闹别扭的小家伙了。

…… 此处隐藏5786字 ……

当约书亚长大,成为卡车司机,会时常想起那个坚强而善良的像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妈妈"么

一定会的.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更深的亮点,就是它的内涵.中央车站这个名字起得极好:人生或许就像这个车站,熙熙攘攘,鱼龙混杂,人来人往.我们的生命中注定会闯进许许多多的过客,擦出许许多多的火花.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条线,每一次人的相遇,就会多一个交点.而每一次的相遇,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都是生命中最为宝贵而闪光的东西.或许在经历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顺,失落,伤心,愤怒.但是如果经历后,跳出这个人与人的交集,站在外面,才会发现有时记忆是多么珍贵.越是失去,才越懂得珍惜.或许一个火花过后,我们继续过着我们平静的生活,就像朵拉继续写信(这次应该会寄出去了),而约书亚则与哥哥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生命的纸张已经永远留下了他们的墨迹.

就连原来浑浑噩噩,只想着忘掉过去的朵拉都说:"我多么的想我的爸爸啊!"

生活一定要用心去体会,用全部精力去书写,用一切的一切去经历.

珍惜现在,珍惜过去,珍惜未来.

电影《中央车站》 电影《中央车站》观后感 -------来自 Dj 小孩儿 来自 小孩儿-----《中央车站》 ,这个无关亲情无关爱情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 奢侈大气的排场,没有华丽的服装和俏人的演员阵容,更没有商业的广告植入, 但是大量的细节和对话充实了影片故事的骨架,使得情节变得更加立体和饱满。 而一部电影之所以让人感动落泪,最重要的依旧是电影本身的主题!正如这部巴 西文艺小片一样, 给人清晰舒缓的温暖, 更深深撞击了世态炎凉之辈的感恩情怀! 电影主要讲述了,在熙熙攘攘的里约热内卢中央车站,年过半百的朵拉, 靠给文盲写信维持生计,

一块钱代写两块钱代寄,可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个撕掉 别人信件的“骗子” ,生活的现实早已让她不再相信这世上还有能被回应的期待。 而天真的孩子约书亚,近于挑畔的执着,非要让她接受一个例外,他始终相信父 亲不是一个抛妻弃子的叛徒,并且坚持不懈地要找到自己的父亲。 孤老的朵拉本想甩掉约书亚这个包袱,却在良心的拷问下也搭上了帮约书 亚找寻父亲的公车。这一路的旅程,约书亚满怀希望,因为他坚信自己可以找到 万能的父亲,而朵拉却迷茫朦胧甚至要中途下车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但约书亚 清澈的眼睛,终究是触动了朵拉心底最柔软的善良神经。 约书亚偷了路边小店 的食物高兴地跟朵拉分享,却被朵拉狠狠地教训说要还回去,最后却被约书亚识 破了真相。这份用母性的无私去维护孩子健康的成长,是付出了怎样一种尊严的 代价? 原来,只需要孩子一个清澈的眼神,就足以拯救这个对生活世故麻木老 女人冷漠的心。 朵拉也试着相信,勇敢。加油站洗手间的镜子前,朵拉第一次擦上了口红, 厕所里斑驳的油漆墙面,和肮脏的镜子里她那满脸的沧桑,她满怀欣喜的去迎见 那个孤独善良的卡车司机,却见卡车慌急离去,昏黄的阳光下,这个老女人的经 典演绎,让人无不为这无尽的哀伤所动容。 后来,约书亚也学会了感恩,他努 力地叫喊需要代写信的人来到朵拉面前,依旧是一块钱代写,两块钱代寄,只是 这次,朵拉用心的保管好了那些信件,并真的寄出了那些信件。而约书亚用挣来 的钱给朵拉买了裙子,并且学会了相信和赞赏这位老女人的美。这两个普通至极 的小人物,在一段漫长的寻父旅途中,从相互漠视,变成相互扶持。 电影《中央车站》 ,是公路电影的经典代表,它把一个人间温情的小品,拍 得兼具形而上学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点圣经常识的人,对影片中约书亚、摩 西……这几个名字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至于牵引全片故事发展,也是这次寻找目 标的约书亚的父亲,更是被直接命名为——耶稣。这样的双重架构,其中蕴涵的 哲学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导演正是试图通过这样一次现实的寻找,来阐述人对内 心精神之父的终极皈依。 提到公路电影,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公路电影?公路电影,最初出现在美 国,虽不能说出它的确切含义,但大体也明白那是怎样的内容,主要是以路途反 -1- 映人生。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则设定在 20 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公 路电影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与景观,多半是在为本 身的孤独疏离作注脚.公路电影里的旅程,多半是主角为了寻找自我所作的逃离, 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发生的结果是这条路把他们带到空无一物之处,他们 的自我也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另外,还有一部经典的公路电影-----<<末路狂花》 ,又名《女人的公路》 。 毫无疑问,这部由女性编剧、男性导演的影片开启了公路电影的新方向。它所描 绘的旅途,成为了两个女人对抗男权社会,表达自己呼声的过程。本来美好的结 伴旅行计划, 结果因为露易斯枪杀了欲强奸塞尔玛的一个男人变成了一场逃亡之 旅。她们一路上接二连三发生的事和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危险的,充斥着敌意 的。沿途中碰到并与塞尔玛发生一夜情的帅气牛仔,到头来的面目也不过是偷光 她们钱的大骗子。这一切将她们“逼上梁山”,两个人的性格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 变——从胆怯的家庭主妇和平凡的餐厅女招待,变成了肆意对抗、勇敢坚强的女 战士。她们打劫便利商店,将性骚扰她们的司机的油车打得稀巴烂……但最终无 路可走,在警察重重包围下,两人微笑着紧紧拥抱,然后决然地开车冲下万丈峡 谷。这是电影史上最完美的结束画面之一。西部壮丽的自然风光为她们营造了诗 史般的氛围,在一丝悲壮、怆然之外,更有着一种淋漓的快意! 塞尔玛与露易斯两人之间的情感,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间同仇敌忾、相依 为命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促成恰恰是她们生活中的悲剧。她们不断地失去原来 的自我,又不断获得新的自我,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毁灭。影片深刻的现实 主义,对女性的观念冲击很大。从电影本身来说,一反常规公路片中男男或男女 的搭配,并且对只有男人才能冒险,才能具有阳刚气味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挑衅, 为后来的公路片出现“另类”旅伴搭档提供了可能性, 进一步丰富了公路电影的内 容。 在层出不穷的公路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比较共通的规律,那就是无 论这些人的旅途是如何开始的,大多都是基于一种叛逆和自由上路的精神,都是 对于自己所现存的世界不满而开始的一种叛离。 《逍遥骑士》中的瓦特和比利反 抗着, 《邦妮和克莱德》中的主人公反抗着,特拉维斯也在《德克萨斯的巴黎》 中反抗着。但是,这些反抗之外还有一种反抗,一种对整个父权社会的否定。最 能够体现这种双重反抗的,就是主动向整个社会宣战的末路狂花们。 总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用冷漠,粗鄙,麻木的面孔去面对这世界, 却控制不住灵魂里时不时钻出来的小善良相互地悄悄试探。 但愿更多的人能放大 和坚持这种高贵的小善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两个岸,一边是我们循 规蹈矩的生活,另一边是曾经的梦想和希望,但只要相信,只要感恩,就不会迷 失自己,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 ! -2-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