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红色经典观后感

时间:2022-11-19 23:13:56 作者:壹号 字数:9664字

篇一:《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

——《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永远的丰碑》这一本书,这本书列举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永远的丰碑》读后感。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美好明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不论威慑和诱惑,他们都昂着头,为美丽的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书中写到了叶挺将军,在遭遇国民党重军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将军指挥部队奋战八昼夜,读后感《《永远的丰碑》读后感》。但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叶将军被扣押后,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叶将军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了敬献给叶将军“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挽词。我很敬佩叶挺将军,他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从容自定的拒绝出卖战友,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值得我学习。

还有女共产党员江竹筠,在读书的时候她就有加入共产党的愿望。就这样,江竹筠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但在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皮鞭、竹签刺指甲等残酷的刑罚,江竹筠毫不畏惧。从她口中敌人连一个有用的字也捞不着。气急败坏的敌人把江竹筠打入死牢。而江竹筠依然在监牢中坚持革命活动。但1949年11月14日,敌人把年仅29岁的江竹筠杀害了。江竹筠的精神和胆量值得我佩服。我要向江竹筠学习,做一个坚贞不屈、真正勇敢的人。

通过阅读《永远的丰碑》,我真正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敌人胆战心惊,同时令我由衷敬佩。他们的革命事迹流传到我们心中,他们革命品质永远存在,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

篇二:永远的丰碑

《永远的丰碑》观后感

何为永远的丰碑?

永远在人们心目中

载入史册,留名千古

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永远的丰碑:永远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永不破灭,永垂不朽的精神。

今天怀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情看了《永远的丰碑》。一个个鲜明而光荣的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把我的思绪带回60年前的沧桑岁月,无数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赴汤蹈火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形象活生生如在眼前。我似乎一下就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似乎又看到了苦命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奋战疆场的情景。有英名长存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力堵枪眼、刘胡兰英勇屠刀下……是呀,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次秘密会议,宣告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往无前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此后28年间,近2000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那是栏杆拍遍、易水悲歌般的呼号,是折戟沉沙、慷慨赴义的悲壮,是铁马冰河、枕戈待旦的苦战,是红旗漫卷、所向披靡的豪迈……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为了中华名族的崛起,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舍生取义。他源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来自于文化,来至于历史来自于人民,进而积淀成一个民族的性格,为丰碑奠基。中华民族五千年古风浩荡,五千年正气长存。每临乱世大

难必有英豪揭竿而起,每逢国运多舛总有雄杰扬眉出剑。一路筚路蓝缕,一路风流竞显,一路千古绝唱。满腔热血、一身铁骨,熔铸忠信义勇,百炼成钢,塑成苍凉古道凛凛长风中千年石雕如阵。那是屈原望楚天山河破碎,长歌当哭后悲愤的旷世一蹈;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是苏武牧羊风刀雪剑十九载,归心不改的民族气节;是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踏破贺兰山缺的得得马蹄声;是辛弃疾吹裂长夜笛把栏杆拍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长吟;是文天祥零丁洋里望长天,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年一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笑蜃楼气烬,无复灰燃”的酣畅痛快;是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龙吟虎啸,舍生取义,一幅中华民族壮丽斑斓的画卷,就是一代骁雄建功立业、树碑立传的历史。

…… 此处隐藏881字 ……

敌人地屠杀越来越疯狂。在华子良等人的精心组织下,渣滓洞及白公馆的同志们决定越狱。穿过许云峰同志生前用血换来的秘密通道,齐晓轩高高地屹立在一块岩石上,用自己的身体为同志们挡住了敌人的炮火……鲜血染红了那块“红岩”……

这本书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曾经几百次地去应聘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位,但她几百次的失败了。他几乎快放弃了,但他最后都挺过去了。又一次的应聘中,她成功了!当记者采访她时,她不禁感慨道:“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

有人说,00后的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或许,我们不曾在战火硝烟中历练钢铁般的性格。但是,那块血染的红岩却已成为我心中不朽的丰碑!那个在地震中背着妹妹行走的男孩告诉我什么是责任;那个轮椅上舞蹈的女孩告诉我什么是乐观;刘伟的音乐梦想告诉我什么是执着……

《红岩》精神让我懂得:只有承受住煎熬与考验才会获得成功;只有度过黎明前的黑暗才会迎来灿烂的朝阳;只有经历风雨,才会见到彩虹!所以,秉承着先烈的精神,让我们勇敢的面对世界。你会发现:困难背后总会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学校:扶余市新源镇中学 班级:八年一班 作者:贾成旺 指导教师:刘 影

评语:

红色经典著作《红岩》曾经打动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向我们昭示着我们民族不屈的精神!远离战火纷飞的年代,更应该让孩子们懂得用坚强去面对人生。小作者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红岩,意蕴丰富,生动感人。难能可贵的是,从字里行间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的不仅是孩子心中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更有一个孩子面对困难和迎接风雨的勇气。正如小作者所说,就让红岩精神让所有的孩子懂得,如何勇敢乐观的面对困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