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10篇

时间:2022-11-19 23:11:56 作者:壹号 字数:25561字

《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10篇

  《青年特尔勒斯》是一部由福尔克·施隆多夫执导,马修·加里瑞 / Marian Seidowsky / Bernd Tisch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一):普通人的善恶

  电影要表达的似乎和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分析的是一个东西,同时还让我想到了电影《狗镇》。人性的善和恶都可以很自然的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人从一开始似乎没有好坏之分,只要人允许自己变成残忍、野蛮的畜生,善恶就没有界限。唯一的问题是有多大的可能性。二战中普通人的疯狂和集体野蛮似乎集中表现了这一点:这种可能性很大。

  《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二):电影与原著毕竟是两码事

  感觉就是施隆多夫借这个故事来为德国那段历史找出一个理由。但是如果看了原著《the confusion of young toerless》,甚至去找Robert Musil的原著《Der Man ohne Eigenschaften》(没有个性的人)来看,那么就会发现穆齐尔的思想哪有这么浅显。道德或反道德其实根本上就是一会事。

  《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三):片末的那段话

  “巴西尼跟别人一样是学生,一个正常人,他突然困惑了,在羞辱和折磨面前……我们必须要承认人从开始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是可能的,我们都在不停的变化,我们只因为我们的优点而存在,但要是允许我们变成受折磨的人或是畜生,那一切似乎都可能,就算最可怕的事也是有可能的,那样在好坏之间就没有界限了,完全融合在一起了,那正常人也也会做可怕的事。唯一的问题是有多大的可能性。我想知道这有多大的可能性,当一个人羞辱他自己,或是突然变的残忍,那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以前以为这将意味着世界末日,我现在知道不是这样的。那些看起来那么不可思议,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就那么简单的发生了,平静而自然,因此人必须要不断的警惕。”

  《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四):纳粹的童年

  和《白丝带》一样,《青年特尔勒斯》也是试图通过回到更早前来理清纳粹滋生的原由:20世纪初奥匈帝国的寄宿学校=后来纳粹势力萌芽的德国;四个主人公分别暗示着两位纳粹分子(对被服从的迷恋、试图替天行道的意志,以获得感性的自我愉悦代替本该有的理性惩罚)、一位犹太人(被告知这样一个想法:只要你服从,就至少可以在外面活得体面),还有一位具有批判和反省意识的中间人:最后托尔勒斯的话深刻地揭露了纳粹能在以理性著称的德国萌芽的原因:一个人自我羞辱或一个人变得残忍,我们本以为是世界末日那样严重的事情,最后发现那发生的如此平静,因为好坏的转变是如此容易。在此之前他也曾抛出疑问:为什么身边人认为平常的事情,我却感到如此恶心?集体无意识的可怕在于它横扫千军的同时默默无声。少了自省和独立,法西斯主义就会不断扩大。

  《青年特尔勒斯》观后感(五):勇气

  你可能经常在脑海里幻想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乐此不疲享乐其中,但当你真正面对这些事情时,你是否有勇气去尝试?你可能觉得你是个正人君子,一切邪恶与你不沾边,但当你真正深陷其中时,你是否有勇气说不,或者干脆和那些恶心的事划清界线独自清高?

  青年特尔勒斯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英俊,可是他就正面临着这样的考验.他想彻底的远离那些邪恶的事情,可是当那个被欺负的男孩站在他面前时,他却拒绝了帮助他;当那个男孩再次被众多的手推来推去的时候,他也伸出了手,麻木无情的推开了他.他愧疚,他痛苦,这种矛盾折磨着他,慢慢的,他开始反思,开始反抗,但这一切只是换来了被开除离校的结果.

  很羡慕特尔勒斯有这样一个母亲,当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坐在马车上,母亲什么都没说,一个温柔的笑,一切都被包容其中了.马车慢慢的走在广袤的土地上,悄无声息,直到结束.

…… 此处隐藏5707字 ……

  与蝇王相比,青年特尔勒斯则更趋近现实,导演将实验室放置在旧普鲁士边境的一个寄宿学校,用一个被欺负的孩子的事件直观的让人们联想到了德国民众在经济危机中旧政府权力式威,希特勒带领的军阀政治将矛头转向积累财富的犹太人,就这样,盲从者,攫取利益者,嗜杀者,以及被胁迫者都被绑上了纳粹的战车,开始了残杀,掠夺,开始了征服与欺压,

  提到这所学院,我不能不想起在纳粹二战中出现的napola,以及希特勒青年团。他们的共性,同样是让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纳粹主义信念,最终成为战争列车的齿轮或者征服世界的后备军。

  片中常常有烟斗烫白老鼠,笔尖戳死苍蝇,屠户杀猪等场景,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的行为,就成了德国全民残酷反犹的象征,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对这样的行为习以为常。

  男主角在老师面前的表白导演论证了自己的对世界的看法:善与恶存在在心灵深处,是生命的的两面性,一个人不会绝对的坏和好,人是不断改变的。我们寻找相同类型的人,因为影响而改变,任何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相互渗透。这实际上是导演站在德国人的角度上对战争人性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所有过去的罪恶以及未来的可能所作出的评述,我们所要避免的,正是从孩子开始的这种恶之倾向。

  这两部电影,都难以带给看客任何快感,在当今充斥着肥皂剧情与劲爆场面的荧幕上,更不可能出现,可是,每当我看到新闻中非洲战场上的少年兵,人体炸弹中的妇孺,我还是能清晰的回忆到电影的每个细节。因为孩子,正是所有人类的未来,而这些电影,正是提醒我们不要堕入修罗道的警钟。

  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中大喊:救救孩子!

  可能,我们首先要救赎的,是自己。

  原载于 MOVIE VIEW BY JABBERW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