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

时间:2023-02-17 11:31:36 作者:壹号 字数:10690字

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5篇

格里佛游记是一本名著,在绽放我们想象的火花时,也不经意间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篇1)

我最爱看的书就是冒险小说了,这几天,我终于如愿以偿,读了一本《格列佛游记》,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的是外科医生格列佛酷爱冒险。有一次他出海时,误入了“小人国”,被热情款待,却又险遭陷害。好不容易逃出来了,却又落入“巨人国”,被迫四处卖艺,幸好遇上了好心的国王,才得以安宁。不料平地再起波澜,他被老鹰带到了一座会飞的岛上。终于回到家后,却因再次出海又被同伴丢在“慧姻国”,在这里马匹居然是最有理性的动物。他历经了许多磨难与欢乐,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人类所谓的“文明国度”。

《格列佛游记》用奇妙的想象把我带入了一个生动、神奇的世界,我仿佛和格列佛一起亲身体验了小人国里的党派纷争、荒谬ZZ;一起在巨人国里被当做稀奇之物而遭遇的数不尽的可笑故事;一起在飞岛感受令人费解的怪人和科学;一起爱上和平、安详的慧姻国......读完这本书,我好像做了一次环游世界的旅行,有惊险刺激,有捧腹大笑,有筋疲力尽,有严肃端庄......真是引人入胜。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用幽默的方式将讽刺发挥到了极致。书中全是作者想象中的世界,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弊端,小人国、巨人国里不正是这个样子吗?人们为了金钱、权力,不顾一切,所以才会产生憎恨、嫉妒、陷害、战争等不良现象。再看看慧姻国度里,不让充满欲望的人类做统治者,而是让奔放、仁慈、善良、理性的马作最高统治者,向我们宣扬着种种美德。

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篇2)

最近,我读完了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书中描述了大大小小的奇遇。比如:那里的人平均只有六英寸高的“小人国”,而在另一个被叫做“大人国”的国家,最低的人也有二十英尺高,还有那可以浮起来的王国,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慧骃国。

1710年,作者漂流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主人是一匹马,叫慧骃,这里的人具有诚实仁慈等美德,这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同时这儿也有一种与慧骃国的性格截然相反的生物叫“耶胡”。它们残暴而又贪婪,无信而又狡诈,似乎是一切反面词的代言人,由慧骃国和耶胡这两类人向往的美德与反感的品行之间的剧烈反差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诚实与仁慈是多么的美好,而虚伪与残暴是多么得令人厌恶。

书中更加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情节应该要算格列佛第一次到达小人国,在这里他可以打败最厉害的军队;轻易扑灭王宫的大火;可以为他们修造“巨大”的轮船;他的手掌可以作为当地人表演歌舞节目的舞台;他的一顿饭要数百个小人国的厨师才能顺利完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格列佛到达大人国后,在这里,他似乎成了儿童们手里的“玩具”,那里的苍蝇和蚊子都成了他的对手;天上下冰雹,就像一阵枪林弹雨;普通的小鸟都有巨大的猎鹰那么大。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那就是“飞岛国”,这里有一个霸道的国王,只要飞岛国下方的某个城市的人民不信服他的统治,飞岛国就会飞去那个城市上方,让下面的城市见不到阳光,淋不到雨。但是,后来下方城市的人们发明了金刚石尖顶与燃料,成功地制服了飞岛国。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不光讽刺了十八世纪英国上层阶级的黑暗统治,而且用生动的文字触动人的内心,让我们读有所思,思考我们自己身上是否有顽疾和劣根性,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自己,不断地解放思想,脚踏实地,才能实现最为美好的人生理想。从今天起,我要像格列佛一样,不畏困难,努力前行,向着美好的未来,走下去!

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篇3)

…… 此处隐藏1307字 ……

格列佛游记1到4章读后感(篇5)

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让我有了许多疑惑:在利立浦特岛上时,格列佛为什么要一心一意为那个狂傲的国王办事?为什么在三年生活里,格列佛就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厌恶和反感?为什么格列佛在慧骃岛就毫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些,终于在我多次去读书时,找到了答案。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在本书的第二卷中,作者借大人国的国王之口说:“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是自然界从古到今容忍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最有害的一类。”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中,通过对格拉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和压迫。

在这本书中,作者利用格列佛这个任务去航海,但实际上是在讽刺现代人的无知与伪装。读完这本书后,它所带给我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这一波三折的剧情,也让我心惊肉跳。

在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算什么”,是的,如果你一时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再大的功绩也不能得到宽恕。

君王身旁有忠臣也有小人,所谓的忠臣逆耳,君王中又有几个听得进去呢?君王所说无非是小人的对君王的猜测之心,而历史上又有几个忠臣被善待过呢?在君王眼里,只有战争与争夺,总想成为万人之上,成为所有人的王,拥有所有的土地,让所有人听令于他,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个不是这样的君王呢?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是一个浑浊的世界,是人类的残酷,作者所隐含的讽刺是英国社会的风貌。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会,唯独幸福太少,而战争却越来越多,静下心,放下欲望,让和平来到我们的身边,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