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第2章读后感200字

时间:2023-01-19 14:04:10 作者:壹号 字数:6884字

昆虫记第2章读后感200字3篇

《昆虫记》又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同时还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昆虫记第2章读后感2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昆虫记第2章读后感200字篇1

读《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我于是例行公事地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介:它是集大量科学报告和文学气质于一身、艰苦写成的巨著,文体基本为散文……,又是枯燥无味的文字!

我无聊地一页页翻看着,一目十行,我的眼睛定在了名家点评的一处,茅盾说:“现在中国十分需要像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样的作品——什么?中国作家那么享誉世界,冰心,鲁迅,叶圣陶之类的名作家数不胜数,难道都比不过小小的这本《昆虫记》吗!?我按捺住自己的浮躁,开始一页一页仔细地阅读。

写蝉的前两章是介绍蝉的生活和起居,细致的描写和诙谐的语气吸引着我一步步往下读——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我合上书——小小的昆虫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缩小内部的器官去去安置乐器,这不正是我学习之途一次次想放弃所缺少的执著与勇气吗?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电视中的选手一次次败而挑战,年轻的演员为了演出梦放弃了高考……

继续读《昆虫记》,我发现昆虫并非我所想得那么简单,它们有灵活的头脑和严谨的思维,经历着与人类一样的优胜劣汰,享受着与人类一样的七情六欲,遵守着与人类社会一样的生存法则。在书中,我能感受到蝉看见自己的卵被破坏而无法补救时,为人母的无助;我能感受到舍腰蜂辛勤地把巢筑好的执著;我能看到萤火虫无论何时都亮着自己的灯,相比起自暴自弃的人们的勇敢;我能感受到冬天来临之前,工蜂对幼虫的屠杀中,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明智……

“吃饭啦——”妈妈在餐厅喊到。我应声走了去,见桌上摆的是两盘青菜和一盘炸得黄灿灿的金蝉。若是在往常,我肯定会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甚至舔个底朝天,但今天却没有了胃口,只吃了点青菜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读完我的《昆虫记》。

手指滑过《昆虫记》的最后一页,我竟哭了——在后一篇记叙黄蜂的篇章里,处处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中优胜劣汰的无奈和悲悯,处处体现的是人类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制度——我闭上眼,人类大量捕捉昆虫幼虫的场面,紧接着便是昆虫的灭绝、生物圈的不平衡、世界的荒凉……这一切,是多么可怕呀!

学会尊重大自然吧!在这个世界,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友谊,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物,才会共同拥有光明的坦途。

昆虫记第2章读后感200字篇2

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里面,我最爱看聪明的猎人—节腹泥封和霸王镰刀手—螳螂。这两本书写的很精彩,特别是螳螂对战比自己大很多的蚱蜢,描述的很好,还有节腹泥蜂捕捉象甲的时候法布尔写节腹泥蜂刺到了象甲的控制整个身体的神经部位,法布尔告诉就了我一个新的知识。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螳螂是一种外太空来的一种外太空生物,眼睛有五个,其中有两个眼睛很清楚,其他三个在头上,很少有人看得清,螳螂的三个小眼的名字叫腹眼。螳螂的大眼就像一个瞄准器,也可以告诉他什么时候可以抓到食物什么时候不能抓到。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十本,其中两本写错,那两本就是地下毒王—狼蛛还有天才建筑师—圆网蛛和神秘隐士—蝎子,这三个都不是昆虫是动物,昆虫是分为:头、胸、腹,而蜘蛛是:头、腹,蝎子是:头、腹,都不一样所以蜘蛛和蝎子不是昆虫。

…… 此处隐藏0字 ……

的能力远远超过人,更进一步说,昆虫就是大自然的一员,如果大自然里缺少了任何一员人类就过不下去,所以我们尊重古老的生物,更是尊重我们的祖先。

昆虫记第2章读后感200字篇3

“昆虫诗人”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这位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在《昆虫记》中,蜘蛛、蜜蜂等熟知的昆虫进入了我的视野,我不但从中了解到昆虫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了解到昆虫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了解到昆虫经历的种.种艰辛与危险,还认识了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蟋蟀;因为本能而遭到嘲笑,头脑简单的黄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狠的冷酷“杀手“螳螂,还有娇小的赤条蜂,开隧道的矿蜂、红蚂蚁、被管虫、蚱蜢等昆虫。知道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等情景。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松毛虫》这个故事了。

每个昆虫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故事,松毛虫则选择了集体生活,当一条松毛虫迷路而误闯进别人家时松毛虫就会亲密无间地紧挨在一起睡,但人多地少,它们就会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竭尽全力,吐丝扩大主人房间的容量。松毛虫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们一起筑窝群居,一起去吃松针,这种集体生活让弱小的松毛虫有着自己的规则,团结友爱,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奉献”与“原则”。

我很喜欢《昆虫记》中的一句话:“蟋蟀一点都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种各样的蝴蝶。”蟋蟀从来不诉苦、不悲观,它们一向积极向上,对自己拥有的感到满意与欣慰。这使我想到了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斯蒂芬·霍金,想到了这位“宇宙之王”乐观豁达的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出自一位完全瘫痪,无法言语却又认为自己拥有很多的科学巨匠。

《昆虫记》是睿智的哲思、是优雅的情致、是生命的赞歌。那形形色色的昆虫,不再是大自然中渺小的虫子,而是一条条顽强乐观的生命,它们将生命之歌演奏得强劲、激昂。小小的蜂巢在建筑技术上可与任何杰出工程师的作品媲美,蜘蛛的网能给人们科学与艺术的诸多启迪……

“越是高深的道理,其表现形式越简单而朴实”,法布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