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

时间:2023-01-18 14:10:43 作者:壹号 字数:12313字

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7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

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1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好多人都百读不厌。我也是其中之一。

今日我读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关羽温酒斩华雄》。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共讨逆贼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力斩各路诸侯多员大将,致使盟主袁绍派将迎敌时,却无人敢应。这时,关羽站了出来,要求迎敌。但因为仅仅是一名马弓手,遭到袁绍的拒绝,关羽立下军令状前去迎敌。临行前,曹操敬他一杯酒,他说:“暂且斟下,某去便来。”结果,在杯中的酒还没有凉的时候,关羽已经提着华雄的人头掷于地上。所以,给后人留下了“温酒斩华雄”的千古奇谈。

这篇文章,关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英勇善战,武功高强。可是,地位很低。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不能够以地位、相貌来衡量一个人的本事和价值。文中的关羽就是因为地位低微,不被人重视,可是,却凭着自我的胆识与武功证明了自我,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再有,我们所熟知的孔子,他有一个学生叫子羽,因长相不好,孔子嫌弃他。可是他胸有大智,桃李满天下。孔子明白后,后悔不已,说:“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我们周围,也不乏这样的人和事。诸如《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此刻是十分有名的影视演员,可是,最初他仅仅是一名群众演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凭着自我的执着,一步步努力,最终实现了自我的人生梦想。

经过这些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不能用地位和相貌去对待人,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优点,我们应当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人。

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2

脑海中依然记得那个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的傲慢武圣,关羽。他一生中成功的开始,就是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但这中间有多少是真的呢?

其实我们看的易中天品三国时,易中天说是孙坚杀的华雄,并有史书为证,在这时,我不由为三个人叫屈。

首先是华雄,他再没用,也是西凉第一武将。不可能被人秒杀吧,对于这上头的温酒斩华雄,假如我们就算他们两人相遇,那么这酒要多烫才能够满足温酒斩华雄呢。我想,至少要200度以上才行。想关羽要几十回合才打败管亥,华雄再怎样有水分,也比管亥强吧,那不是至少要上百回合才行吗a。

我们再讲第二人,孙坚,他要在罗贯中就寥寥几字,就把他的战功给了关羽,如若他泉下有灵,不幸明白了这件事,会不回三尸神暴跳地跑来找罗贯中拼命呢?我想必须会的,因为他一生的功记虽多,但这最重要的几个却被你几字改人,不用说,我想罗贯中在下头必须很麻烦,因为有好几万孙坚军要找他拼命呢。

再讲关羽,他性子傲慢,为人也有傲骨,怎样可能会允许自我头上放别人的功绩呢。所以他若明白,那他必须会很气愤,因为在罗贯中给他功绩是,却侮辱了他的尊严,这也必须不是关羽想见的。

回过头来,再想想,罗贯中他的小说确有可取之处,但他的磨灭别人功绩,随便给人加上一些莫须有的事情,这使我不大喜欢他这个人,也许有人说小说就是给人看的,就是有瞎编的东西才有意思。但我觉的如果是一本无足轻重的小说,那是无所谓的,但它一但成为了一本众所周知的名着,那他至少应当尊重别人,因为这本书,在很多人看来是有历史的,是能够相信的,以致于让人为它就是历史。我很庆幸我们还有很多三国的史书,但如果没有那些史书,那我们是否能够明白历史的真相。

我想请大家在写历史性文学作品时,多少请尊重一下历史吧,因为在未来可能会有历史文件丢失是,那你的作品将会成为一本历史的参考书。

温酒斩华雄名著读后感六年级3

…… 此处隐藏2278字 ……

★ 三国演义名著读后感500字左右范文

★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600字作文5篇

★ 名著读后感750字怎么写五篇

★ 三国演义小说读后感5篇

★ 读后感600字三国演义5篇

★ 名著《三国演义》小学生读后感200字

★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800字5篇

★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以内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