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文章

时间:2022-11-20 22:06:37 作者:壹号 字数:18615字

篇一:关于清明节的文章

又逢清明节我的头发湿了,浑身沾满了泥浆,清明节特有的雨丝欲断还续,从遥远的天际无声飘落在荒凉的山野,我踩着泥泞艰难地走着,寻找着,任凭雨水洒在头上、脸上、身上。找到了,找到了!妈妈,妈妈!我的心在颤抖,妈妈,原来,原来您在这里!我流着泪抚摸孤独的墓碑。妈妈,您孤独吗?我来看您,您笑吧!我的手在抖,一切都模糊了,模糊了往事闪电一样掠过心头,我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作为牛鬼蛇神第二代子孙,我被剥夺了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权利,是她,据说是外婆的远房侄女一个生活在偏僻山沟的独身农村女人,不顾一切地收养了我。她那么爱我,为了我,她不惜一切,甚至生命。因为她说:波儿,你是我惟一的亲人!我叫她妈妈,应该叫她妈妈!妈妈,你总是那身打扮:上身穿着带白点的紫色罩衣,下面是一条肥大的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洗得发白的黑布鞋。头发剪得短短的,仅齐到耳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笑得那么真挚,那么慈祥,妈妈,那种笑只有您才有,真的!您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岁月吗?

一定记得!那时候我才五六岁,一天,阳光灿烂,天晴朗得可爱,我和您妈妈一起去小菜园摘菜。对了,那个小菜园就在山下,你在园子里摘菜,我在园旁玩。突然,我看见一块大石头,喔,好大的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眼看就要砸到我了,我大叫一声妈人却一动不动地呆在那里,刹那间,我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推开,我掉进了土坑,石头滚过去了,下面压着您,不省人事,裤腿子都红了。医生说,要是再重点就残废了,我没命地哭。妈妈,您还记得吗?有段时间,好像是闹旱灾,没有粮食,我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仅是两个红苕。妈妈,你是那么讲面子,每当中午人家吃饭时,您也生起火来,把水煮得开开的,弄出一缕缕烟,让别人以为我们也在吃饭。我经常闹着肚子饿,瘦骨嶙峋的您总是把自己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我一点。晚上,我从梦中醒来,常听见您轻轻的抽泣声,以后,我再不闹了,因为这样妈妈会伤心的。

我那时认为世界上没有让妈妈伤心更令人难过的事啦。那一次分离,妈妈,您一定记得。我快七岁了,要上了,爷爷奶奶也平反了,有个陌生人来接我,我们坐在马车上,我隐隐记得您流着泪对我说:波儿,好好念书,不要忘了俺马车动了,我挣扎着,想从陌生人(爸爸)的怀里逃出来,我大叫着:妈妈,快来救我!妈妈,妈妈,你不要我啦!后来,我到了城里,您还不断地捎信来,省吃俭用,托人给我带鸡蛋、布鞋等。然而。您却不知道,您惟一的亲人已背叛了您,我甚至为自己有一个农村妈妈而感到耻辱两年前,你忽然来到我家,说是来城里看病的。您微笑着看我,希望我再叫你一声妈妈,然而,我嘴里脱口而出的却是大姑!我看见您的脸色变了,惨白。那些日子,我居然一直叫你大姑。没想到这次见面却是永别,我把您送到火车站,您叹了一口气,轻轻地说:波儿,你要好好念书,不要像我一辈子受苦受穷。我打量着您,依然是一身紫色白点罩衣,肥大的黑裤子,发白的布鞋,齐耳根的头发,已有一半被岁月染白,在夕阳中,轻轻地飘动,脸上是苦笑,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像一道道崎岖的小路,记载您经历的多少辛酸苦辣。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

当火车开动时,我大叫着:妈,我永远忘不了您!追逐着这吞云吐雾的怪物,我奔跑着。您仿佛听见了,笑了,那真挚的,慈祥的,只有您才有的微笑!您脸上似乎还挂着泪珠。后来是爸爸告诉我,您得的是绝症,活不了多久了,我多么痛苦啊!生怕噩耗传来,但事实却是那样的无情,我竟没有见到您最后一面。那天是4月5号,正是清明节。今天又是清明节。妈妈,我来了,我来看您了。

在这孤零零的山头,只有我伴着您。妈妈,我永远忘不了您。妈妈您原谅我吧,原谅我吧!雨水淋湿了我,我不在乎,黑夜降临了,我不害怕,和妈妈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我流着泪,我唱着: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女儿有个小小心愿,愿还妈妈一个吻妈妈,您还孤独吗?去年的清明节,我没能来看望您,听说您临终前一直呼唤着:波儿,波儿今天又是清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会儿,我有好多话要跟您说,妈妈您听着天快黑了,山头只有我和妈妈,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妈妈,今天又是清明节清明祭奠之意义:慎终追远明德归厚》

…… 此处隐藏3162字 ……

第三,城市人的清明扫墓习俗变化较大。与传统时期相比,城市里的丧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都采用火葬了,祭祀对象放在骨灰盒里,与很多亡人的骨灰盒排放在一起;或者有坟墓,但一般也不按家族分区修坟,即一般找不到祖坟了。这些客观条件是祭祀习俗的基本构成要件。它们的变化必然带来祭祀方式和内容以至祭祀观念的变化。比如祭祀对象在骨灰盒里,就不会有整修坟墓的内容;找不到祖坟,一般就不再祭祀祖灵。在清明祭祀观念上,人们扫墓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孝敬或怀念,寄托自己的亲情,几无灵魂崇拜的成分。在祭祀方式上,总的趋势是简单、文明、不断翻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很多人改变了清明节以 烧纸方式祭奠亡灵的传统习俗,以敬献鲜花、上网扫墓等形式寄托哀思,不事铺张,既文明又时尚。

四、对清明节变迁的看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清明节发生变化是必须的,任何节日都必须适合时代的发展,顺应文化的进步。对于清明节的春游的淡化、扫墓的形式化我表示理解,毕竟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有些东西已不适合人们的生活节奏。但对于清明节所提倡的缅怀先人、融入自然的精神,我们还是要传承下来,人们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栖息地,适时的放松自己,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收获与满足。

篇三:文明祭祀作文

文明祭祀

? 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是国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因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关于文明祭祀的呼声也愈来愈高。 清明已经变得封建迷信,念经布道,超度亡灵,烧冥币,献祭品,鞭炮齐鸣,满天纸灰,封建迷信的祭扫行为又在危害社会。当街头焚香、坟边烧钱引发大火影响市容的时候,无疑是一场十足的闹剧, 清明习俗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也积淀了许多陈规陋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现代文明要求人们革除陋习,改掉清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弘扬倡导新礼仪、新风尚,提倡祭奠习俗的文明。随着人们文明祭奠亡者观念的变化,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树、种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献一束鲜花、放一曲音乐等方式来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鉴。

利用清明节,寻根问祖,感恩怀亲,本是人之常情,但我们应当文明扫墓。毛主席当年会韶(shao)山,拜祭父母之墓时说道:教我者党,生我者父母也!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但他献给双亲的仅仅是一束松枝而已。我们作为在清明节去祭祀亲人的扫墓者,大家应从毛主席的祭祀父母的方式上得到点启迪,尽量远离那些祭祀陋习。 倡导文明祭祀,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明祭祀,让更多的人扫除陈规陋习,让更多的人选择文明祭奠,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