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与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研究

时间:2022-11-23 14:05:53 作者:壹号 字数:6933字

讨论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如何产生的影响

即时影响,进而影响受众以后的态度和行动。

我围著名学者王绍光根据政策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议程设定的模式(见表1),并且分别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而发表了《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模式》一文。

这篇论文得出以下结论:在今日中国,六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依然并

:,

网络舆论与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

研究

口程思嘉

(上海电视大学,上海200240)

摘要:政府制定一系列公共政策,在任何时候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甚互挑;

存。随着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人民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逐渐式微,“内参模式”成为常态,“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外压模式”频繁出现。外压模式就是打破传统媒体议程设置论的一种模式.在外压模式中,议程的提出者可以是网络舆论、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等。通过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

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

艘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过去,议程提出者大多为决策者、政治精英、专家擘者。如今,互黢溯的兴起为民众影响议程、参与议程提供了断的途径。网络舆论作为政策议程设定申魄渐型参与模式,促避了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完善。同时,它也匙

蹙我国政治民主化迸步的标志。

,,,,

。,

关键词;鼬络舆论议程设耄蹰络参与分析模式

美国学者安德森认为:“在人们向政府提出的成千上万个要求中,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得到了公共决策者的密切关注。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日程。”简单地说,政策议程的实质内容就是社会公共问题被“升格”为公共政策问题,并开始考虑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个人崇拜现象十分严重,政策议程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政治领袖,领袖的言论不仅是政策议程设定的动力,而且成为政策本身。过去“官方决策者+传统媒体”的模式长期主导着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公众被排除于外,并不能对公共政策议程设定模式造成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兴起,公众+

究了“各政治主体(尤其是普通公民)在公共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发

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遇到谓“焦点事件,,’并经媒体特别是各种网络媒体连续报

囊I蟹共it■馕曩t■的●置

议程■出毳

凑鼍者

辩●圈III内'麓式Iv借力羹式

睦一v上书晨式vI井厩曩式

挥了何种作用”这一专题,并由此发现了

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及其研究价值。

政策否决,即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

题、决定的现象。从政治属性来说,政策过程通常是一个形成共识的政治过程。但是,议题、决定、政策等,在其议程设置、方案规划、合法化以至于执行等环节,被放弃、被否决或被基本否定,也是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政策否决方式包括:投票、表决、集会、媒体舆论与网络舆论等。网络舆论作为政策否决方式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政策议程设定“议程设定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马克思韦尔 麦库姆斯和唐纳德 肖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定功能》(1972年)一文中正式提出。文章认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么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写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后来的许多传播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公众的注意力与大众传媒的报道有着密切的相关,传媒报道的侧重点决定了百姓注意力的主次。传媒在影响民众注意力的主次结构,引导民众对于当前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其重要程度的判断。

议程设置论说明,大众传媒不止是信息源,而且是影响源。它所传播信息的多寡、强调的轻重,会对受众的注意力产生

民盘参与程囊

鼻低

I芙『1曩式

11动蓟麓式

…… 此处隐藏0字 ……

道后,才会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进而迫使决策者迅速调整议程。焦点事件一般都是坏事,如灾难,事故等,这类事件的发生使得利益群体、政府官员、大众传媒以及广大公众对现存问题宵更深切的认识。希望纠正明碌的政策失误。注意焦点的集中有助于打破。往的力量平衡,使争取议程转换的意见在公众舆论里占据上风,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决策者在短期内调整政策取向。

二、利益表达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即网络参与,它是公民借助互联网而进行的有关公共事务的表达与讨论,是网络结社以及经由网络动员而引发的集体{f动。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已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网络作为利益表达的渠道,对于社会利益群体而言,可以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舆论的力量显然是一种由全部网民参与构建的合力。从力量的传导载体来说,目前主要是各大网站的论坛、BBS、博客、播客和个人网站

网络舆论”的模式胪官方决策者+传统

媒体”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为公众讨论公共事务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空间,根本性地动摇了传统议程设定的基础。正是网络舆论这一新的介质,促使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转变成为政策问题。

从公共政策过程审视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是近年来我围政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进步。王绍光曾经指出: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近年来,中国政策议程的设定过程中,“外压模式”频繁出现、公民在议程设定中参与程度提高……因此,议程设置越来越科学化、民主化,中国政治已发生深刻变化。循着“政策过程”这一观察视角,学者王礼鑫教授进一步研

万方数据

www.guanliguancha.corn管理观察 总第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