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复习题

时间:2022-11-23 09:39:58 作者:壹号 字数:11768字

第一章:重点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社会处方概念) 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基本理论 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医学的定义: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与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

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的“处方”:能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社会医学的性质:具有医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次卫生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 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 (20世纪下半叶)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意外伤害、精神病等。

第三次卫生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订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见书上P4 P11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强调卫生系统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配合合作,动员和规定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重点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及其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熟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健康观。 了解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1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1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2现代医学模式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系

医学实践的影响。1、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2、对预防医学的影响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4、对医学目的的影响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 生物医学模式内在缺陷是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积极健康观 消极健康观 1.、疾病:

恩格尔 疾病可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 疾病(disease) 病理状态 医学判断 生物尺度

病患(illness) 病人说明病理状态的方式,自我判断 感觉尺度 患病(sickness) 病人对病理状态感觉的反应,社会判断 行动尺度 2、健康

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 从生物角度 看人的健康 从心理精神角度 观察人的健康 从社会学角度 衡量人的健康

医学模式的演变: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三章:重点掌握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行动框架。

熟悉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对社会医学的意义、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的内容、行动框架采取的行动。

…… 此处隐藏1945字 ……

行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

人格:是稳定地表现于个体的心理特征,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举足轻重。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性格和气质都属个性的范畴,具体内容难以分清,且两者互相作用,影响于人的行为。气质与个人的身体条件、遗传等因素有较大的联系,易变性差。而性格则主要与后天条件有关,性格虽然稳定,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健康相关行为:个人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的特点:1、后天生活习惯2、 长期稳定的行为3、有明显的健康危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