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自然辩证法

时间:2022-11-22 20:22:42 作者:壹号 字数:7983字

第一组 段少军 201303703012

第一篇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文明

问题: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是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在意义上,我们将两者统称为科技。科学与技术连成一体后,科学对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自然辩证法对现代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自然辩证法与机械发展

技术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正是因为技术的巨大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是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人类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从技术层面来讲,机械技术特别是近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推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进步促进了现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而同时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进步又反作用于机械,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进步的。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己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体看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的中介来得以实现。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工程是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这就意味着人们是通过认识和改造

自然的行为中介来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和一般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三重关系:人将自然界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出相应的自然图景的关系方面;人通过自然学科的具体研究行为与自然界发生的认识自然的关系;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活动以自然界发生的改造自然的关系。基于人与自然的三重关系可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方面: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者可以说,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为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哲学。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活动的一般性质、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 二、自然辩证法与机械的相辅相成

…… 此处隐藏0字 ……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先后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伴随着技术的巨大进步,人类也全面进入工业社会。在这段历史时期,机械工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机械领域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装备的出现也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机器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与组织形式;由工业技术引起的工业革命不同于农业革命的特点;用机械来生产机械是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机器生产要求以自然力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都得到的普遍 推广。在机械行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现代机械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了自然辩证法理论的发展和健全。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机器大工业生产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发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即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两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统一。在工业革命之前,技术决定着科学;在此之后,科学走在了技术的前面,决定生产的方式与方向,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紧密结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必须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例如实验设备等,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特别是机械行业的发展又必须以现代科学的先进理论为基础。也就是说,在内容上,技术要应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而在形式上,技术要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技术创新即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感性资料。它的研究方法与设计理念极大的丰富了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自然观的提出就是典型实例。现代机械系统发展了系统自然观的理念。系统自然观的经典思想是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而机械工业的发展实实在在的影响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它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论思想展现在机械领域的个个环节。机械工业的产品分为零件产品和整体功能产品,零件是构成整体的基础,是系统的部分,单个零件不具有任何的功能;大型的机械产品是由成百上千的小型零件装配而成的,是一个整体,是独立的系统,只有这个整体系统才具有人 们所期望的功能。正由于机械工业中的机械具有典型的系统整体性特

点,故机械整体的各个零件都是经过精密设计的,各零件之间的配合也是十分精确的,不可以随便拆装,否则就会打乱机械零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宏观方面来讲,会破坏整个机械的整体特性,机械的整体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三、自然辩证法对机械发展的影响

从设计思路上讲,机械的发展经过了从研究部分到整体的设计模式向从整体到部分的设计模式。从自然辩证法上看,机械发展的历史是系统思维方式在设计领域普遍应用的表现。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既谨严精细而又整体论的理论,它的最大的特征是把研究的对象定义为一个整体系统,这时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完全不同于部分的特点,而研究所获得视角与结论也是完全不同的。系统思维突破的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机械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科学思维。今天,我们研究机械,首先从所研究的机械整体出发,研究机械的功能和行为,然后再考虑部分,从机械整体、零件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中考察机械的整体性能和运动规律。

从系统论上说,机械工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无联系的,它从属于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械诞生伊始,就确定了自己本身为人们服务的角色,它扮演着人们用以征服自然的角色。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用手工制成。金属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