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否可教》

时间:2022-11-22 19:27:24 作者:壹号 字数:2913字

论文

论“美德是否可教”

“美德是否可教?”大多数人听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是不可置否的一笑:美德当然可教,不教人怎么会有美德,人又不是天生就有美德的。依我们的常识看,或许是这样的。但在西方,古希腊,自柏拉图在《美诺篇》中提出“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关于它的讨论沿袭上千年,至今仍然没有给出一个真正令人信服的答案。

就命题来看“美德是否可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道德哲学的探讨,什么是美德?二是关乎教育问题的思考,美德可教吗?由此引申下去还有两个子问题:谁来教?怎么教?

…… 此处隐藏0字 ……

因此对“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的探讨能够促进关乎道德的哲学与教育两大学科的共同发展。

一、美德的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美德?”美德的意义

柏拉图的《美诺篇》是苏格拉底关于“什么是美德”的最初讨论。虽然谈话一开始美诺就向苏格拉底请教:美德可以传授吗?但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美诺,而是说“我并不知道美德本身到底是什么”,引导美诺先探究“什么是美德”。了解美德是什么是探讨美德是否可教的必要前提。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起先苏格拉底和美诺讨论得出美德是“对善的向往和获得善的能力”。 “那些追求坏东西的人是不知其为坏东西,他们是在追求自己以为好实际上却坏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只做自己认为善的东西,作恶是对善的无知,错把恶当作善,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恶。一切善的东西都是有益的,可是苏格拉底又说,“正义”、“勇敢”之类属于美德范畴的,“它们有时有益、有时有害”,如果一个人有理智的话,勇敢对他就是有益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勇敢对他来说就是有害的。“一切东西之为善,取决于灵魂;灵魂之为善取决于智慧。据此,苏格拉底得出,“美德即知识”的论断。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断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也遭到了后人大量的抨击。许多人把苏格拉底的“知识”理解得过于简单,相信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知识”是有偏差的。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或是从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经验,而是一种主观的理性智慧,凭借这种理性智慧获得自身独特的价值体验和价值认同。虽然“美德是理性智慧”的论断仍不尽人意,但也是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如果一个人有理智的话,勇敢对他就是有益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智,勇敢对他来说就是有害的。如果没有理性智慧的支撑,美德无以为美德。从这一点上讲,至少我们应该认同“智慧”是美德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