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收购

时间:2022-11-22 13:36:37 作者:壹号 字数:2821字

介绍多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收购50大案例(下)

(续前期)

二、1998年至2005年有监管的上市公司收购

26. 宇通客车MBO

2004年1月13日,宇通客车(600066)发布公告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已在2004年1月5日将郑州宇通集团持有的宇通客车2350万股股权性质由国家股变更为社会法人股。喧嚣多时的“宇通MBO”案终于尘埃落定, 尽管质疑之声仍就在耳。

自从两年前宇通客车试图开MBO先河以来, 一直处于媒体的视线之内。2001年6月15日, 上海宇通与郑州市国资局(其职能后划到市财政局)签署了《关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和《股权委托管理协议》,约定由上海宇通受让市财政局持有的宇通集团89.8%股权并呈报财政部审批;在报批期间宇通集团该部分股权(含宇通客车国家股2350万股)由上海宇通代为管理。

…… 此处隐藏0字 ……

2001年8月6日和8日, 郑州市财政局收取了上海宇通支付的合同约定股权转让价款共计9687万元。

但是宇通的尝试却被管理层叫停。由于财政部一直对郑州财政局的报告未予批复,因此郑州财政局既没有向上海宇通合法转让约定股权,也没有返还已收取的股权转让款。 因此,2003年12月3日,上海宇通以申请支付令方式向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财政局返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利息。2003年12月20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裁定冻结郑州财政局持有宇通集团的100%股权并委托郑州拍卖总行公开拍卖。 2003年12月21日,郑州拍卖总行在《郑州日报》刊登拍卖公告。2003年12月29日,郑州拍卖总行对财政局所持宇通集团100%股权进行了公开拍卖。通过竞价,上海宇通以人民币14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90%的股权,宇通发展以人民币16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10%的股权。

拍卖完成并办理相关过户手续后,宇通客车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变更为上海宇通。而宇通客车此次转让,随即被媒体指为“假道司法手段实现MBO”,“逼宫国资委”。

涉及要点: 司法途径拍卖国有股、曲线MBO

27. 百联集团整合上市公司(商业企业)

2004年4月7日,上海百联集团旗下的上海第一百货公司与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进行吸收合并。合并后以第一百货为存续公司,华联商厦注销独立法人地位,原华联商厦股东所持有的华联商厦股票将按照比例折换成第一百货的股票。

本次合并是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在国内尚属首例。

同年8月百联集团将通过股权行政划拨方式,收购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华联超市、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