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法课后习题答案4-6章

时间:2022-11-22 08:58:38 作者:壹号 字数:2921字

? 习题4.1

715L(2),不能用正交表8因为会产生混杂。需选用正交表L16(2)。表头设计如下:

? 说明: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表头设计(试验方案)。

? 习题4.2 由于fA?fB?fC?fD?fA?B?fA?C?fB?C?1,f总?7,故可选用

7正交表L8(2),且不会产生混杂。表头设计如下: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XB AXC C B BXC A D A与B的二元表

A与C的二元表

? 根据A与B的二元表,A1 B2的效果最好; ? 根据A与C的二元表,A1 C2的效果最好; ? 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D1效果最好; ? 故最优生产条件为:A1 B2 C2 D1 ? (3)方差分析

由于没有误差列,故不能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但是,我们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D所在的列作为误差列,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

因素的主次顺序与直观分析的一样,从显著性来看,只有AXB显著,其他的因素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 习题4.3

其中A×B的离差平方和

SSA?B?SS3?SS4?9.852?22.296?32.148

A×B的自由度fA?B?f3?f4?4

FA?B?32.1484?1.973?5.140

24.446故A×B不显著。 B×C的离差平方和

SSB?C?SS8?SS11?34.741?7.63?42.371

B×C的自由度fB?C?f8?f11?4

FB?C42.3714??2.601?5.140

24.446故B×C不显著。

? 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大小或F值大小) A D F BXC AXB B E C ?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

可以根据直观分析结果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 A1 D1 F1 E0 B0 C0 .

也可以计算各因素的水平效应,根据水平效应来确定,具体如下: 对于因素A,

K1AT5221319?1?a????9.148

927927K2AT4251319?2?a?????1.630

927927K3AT3721319?3?a?????7.519

927927故A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对于因素D,

DK??1?T?479?1319?4.37d 1927927DKT43913192?d2??????0.074 927927DK??3?T?401?1319??4.296d 1927927故D的第1水平效应最大。 对于因素F,

FKT46713191?f1?????3.037 927927FK??2?T?425?1319??1.630 f2927927FKT42713193?f3??????1.632 927927故F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故A取第1水平,D取第1水平,F取第1水平,其他因素不显著,水平的选取可根据节约、经济的角度来选择。

最优工艺A1 D1 F1 B0 C0 E0条件下的预测值:

?+f??1319?9.148?4.37?3.037?65.407?优?y?a?1?dy 1127? 习题4.4

1、数据输入(SPSS) 2、方差分析

“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

…… 此处隐藏0字 ……

方差分析输出结果:

由此可见,因素A高度显著,因素B、D显著,C不显著。 ? 另外,根据多重比较,可以确定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 ? 对于因素A,多重比较结果(采用S-N-K法):

可见因素A的第3个水平的评分最高,故A取A3。另外,还可以计算出A

的第3水平的效应值为:

?3?72.78?a53.33?70?72.78?7.413

? 对于因素B,多重比较结果(采用S-N-K法):